东北网双鸭山9月1日电 8月29日一大早,集贤县兴安乡忠厚村农民刘树林就显得异常兴奋,他和乡里其它村屯的34个伙伴一起,将要到遥远的非洲国家安哥拉去打工。早上8时,在集贤县福利屯火车站,组织他们这次对外劳务输出的县、乡、村领导也早早赶来为他们送行。一声长笛,带着家乡领导和亲人的嘱托与祝福,35位农民工踏上了充满希望的路途。
近几年来,兴安乡党委政府强化转移意识,积极推动乡村劳务业发展。乡村干部加强对农民的“转移”思想教育。让农民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外出打工赚钱、发财、创业的意识,让他们走非农产业致富之路。
今年以来,乡村干部积极走出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和服务平台。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洽谈,他们得知我市有一企业到外地搞工程承包需要农民工的信息后,立即与该企业联系,并通过乡村两级劳务输出信息员的积极工作,在全乡招收了35名有一定建筑技能的农民工。通过集贤县向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进一步定向技能培训,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使得这些农民工顺利走上了出国劳务之路。此次劳务输出将为当地农民增收近百万元。
今年50多岁的刘树林身体健壮,全家6口人每年却只能在10多亩土地上耕作,得知要出去做劳务挣钱的好事,他第一个报了名。他说,政府组织我们外出打工,心里踏实、有底,既不收取任何费用,还能出国做劳务,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不但每月能挣到几千元钱,还能出国开眼界,这是很多农民一辈子也赶不上的好事。和平村农民杨凤山说,乡村两级组织为农民致富想了很多的办法,劳务输出最适合我们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我们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用更好的工作态度,更多的收入来回报家乡的亲人。
今年,兴安乡通过各种方式,已向利比亚、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输出劳务人员近200人,向全国各地输出500人,初步形成了“一人带四邻,四邻带全村,全村带全镇”的劳务输出氛围,劳务输出已逐渐成为该乡富乡裕民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