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19日电 (郭中毅) 去年以来,集贤县牢固树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8.4亿元,同比增长18.9%,县域经济社会指标3年平均增幅全省第一。
抗旱救灾全面胜利。面对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集贤县以减灾增收为核心,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进行抗旱自救攻坚战,投入抗旱资金6800万元,新打和启动抗旱井5100眼,投入各类抗旱设备5300台套,保证了水稻、经济作物和部分大田作物的生长,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粮食总产量实现8.54亿斤。通过推进畜牧业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力组织农民自立自救、创收减灾,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122元,基本实现了大灾之年农民收入不减。突出抓好赈灾工作,开展了建县以来规模最大的“送温暖、献爱心”系列赈灾募捐活动,共筹集并发放赈灾资金1778万元,保障了3.9万户受灾农民的基本生活。
招商引资借力发展。2007年全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5项,其中新上项目9项、续建项目6项,实现到位资金9.33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指标的117%。建设了我省东部最大的三江农资专业批发市场,引进了四川长林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新上了浙江海运220万吨水泥粉磨项目,提升了该县建材产业层次。抓住国内大豆蛋白行业刚刚起步的市场机遇,建设了大连天兴、同泰鑫凯、阳霖二厂3个规模均为2万吨的浓缩蛋白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列。
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进行横向联合、纵向集聚,实现集群化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积极延长产业链条,逐步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全县已建成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70多家,实现粮食加工200万吨。以煤化替代石化为主攻方向,突出煤、电、化联产,努力提升煤炭产业层次,以中铁煤化工项目为主体6座县属煤矿为基础的煤化工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煤炭产业已发展成为县域工业的领军产业。加快经贸物流产业规模扩张,着力打造我省东部商贸流通中心。全县已建成各类综合、专业市场40余处,以商贸城、板子房、龙腾物流等龙头为支撑的市场体系新格局初步形成。
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强化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城镇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步伐,改造棚户区3万平方米,开发住宅小区20.3万平方米,启动了安邦公园、福利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整修巷道103条,城镇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坚持从整治村屯环境入手,突出3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完成了42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镇通畅率100%,哈同公路集佳复线工程实现全线开工。建设了民政中心福利院,五保供养条件得到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步扩大,参合率达到96.4%。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