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大豆浸油之乡”称誉的集贤县,近几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缘优势,大力加强粮食基地建设,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带动粮食产业化加快发展。现已有大豆浸油加工企业12家,年设计加工能力88万吨,米面加工企业31家,年设计加工水稻能力70万吨,玉米40万吨,以基地建设促农业产业化规模发展,使得集贤县粮食精深产品加工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
集贤县把农业产业化做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大力加强基地建设,全面发展规模化生产。以大豆、水稻、玉米等绿色食品种植为核心,不断强化基地建设。一是坚持标准建基地。集贤县把建设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大力实施“农业良种化”工程,积极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引进、繁育优良品种,健全服务配套体系,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品率等级。加强了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管理,严格执行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围绕订单建基地。县农委等涉农部门积极组织和引导龙头企业深入到乡村,直接与农户对接,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资金扶持,保护价收购等方式签订购销合同,调动广大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全县订单种植面积达到近百万亩,占整个播种面积的40%以上,阳霖油脂、福源米业等近10余家龙头企业已与全县8个乡镇的近30个行政村农户签订了农业订单合同。三是突出特色建基地。集贤县充分发挥县域生态优势,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瞄准市场,不断调整种植比例,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无公害食品生产,打响绿色品牌,提高基地的特色生产能力。目前,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60万亩,通过监测和论证的面积近30万亩,拉动农户2万户。全县各类专业村屯已发展到50多个,占村屯总数的30%以上,全县已有8家企业的近20个农产品品牌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初步形成以大豆、玉米、水稻等绿色有机食品为重点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