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加入收藏
首 页   时政要闻   新闻专题   乡镇信息   视频新闻   镜头说事   农业信息   今日中国   今日龙江   社会点击   关于集贤
       艺术教学开创集贤县教育工作新天地 双鸭山市集贤县教育局召开家长会 集贤县公安局坚决查处违法违纪问题 爱 铸 师 魂 集贤县举办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理论干部培训班 双鸭山市集贤县第四中学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72周年暨“第26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集贤县劳动监察大队为农民工追回工资51万多元 集贤县妇联开展“反对家庭暴力,创建和谐家庭”法律宣传活动 集贤交通征稽所提前80天完成全年养路费征收计划 集贤县卫生局监督所拉网式检查学校的食品安全
集贤县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努力打造我省东部商贸物流中心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1-16 13:38:02    来源:

近几年来,集贤县委、县政府提出 “商贸强县”战略,坚持“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繁荣大贸易”的理念,集贤县工商局积极主动转变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将市场载体的培育、开发、建设、规范、繁荣当作一项本职工作来抓,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强力推进了市场体系建设。建设了全国最大的西瓜专业批发市场——板子房瓜菜市场,启动了金力西城,完成了粮食市场、煤炭市场建设,三江农资市场实现开工建设。积极建设龙腾物流园区、汇丰商城、夏威夷商务会馆,引进了家乐购超市提供文明优质高效的服务,使全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实现了建一处市场,兴一方经济,带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市场建设目标,从而实现了依法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有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发展市场有位的双赢效果。

目前全县共有交易市场46个。其中专业市场28个,农村大集13个,鲜果蔬菜市场3个,大型超市2家。

依托资源建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载体

集贤县活跃的生产要素和极为便利的交通为该县市场开发和个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市场建设开发之初,全县没有一处封闭的大型市场,有的只是靠道边的几处露天市场,全县个体户仅千户。针对当时市场发展状况,该局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气魄,主动请缨担当市场开发建设的先锋,靠筹资、引资先后建成了“仿古街”和“商贸城”市场,在其带动下商贸城周围先后兴建了商贸城西城、装饰材料城、绿色食品展示城、天鑫商城、货运市场等八处总面积十余万平方米的大市场。这里汇集了水果、蔬菜、肉食、轻工、小百、家电、粮油等十几大类上千种商品,集购物、餐饮、储运、加工、游览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食宿、邮递、医疗、娱乐、储运等“十不出城”。商贸城以其规模宏大、设施完备、规范化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浙江、福建、新疆、辽宁、吉林等全国70多个市、县、自治区的厂家、客商在集贤投资经营。商贸城以其市场载体的大容量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辐射周边35个市、县和国营农场,有的商品还远销到俄罗斯。这里现有业户5700多户,从业人员达15000人,每日这里仅水果成交量就达400吨,年交易额6亿元。如今商贸城已成为我省东部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在商贸城及周边市场的拉动下,在集贤县已形成了以商贸城市场为中心的贸易链、服务链和生产加工链三条经济链。在三条经济链的拉动下集贤县的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加工业等行业不断增加,种养植专业村屯达72个,全县个体工商户现共有7193户,是市场建设前的5倍。同昔日旧市场相比,气势恢宏的商贸城为集贤县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先后被授予“全省十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国家文明市场”和“省级文明诚信市场”等荣誉。

近年来,集贤县高度重视市场建设工作,县工商局凭借多年培育发展市场的经验,积极为市场建设和市场体系完善献计、献策,争当先行。并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建设了板子房瓜菜市场,成功启动了金力西城;2006年,建设了粮食市场、煤炭市场。
在打造大市场中,集贤县委、县政府根据板房村多年种瓜的历史,将这个村做为西瓜专业村,由集贤县工商局、县供销联社做为重点扶贫村来帮扶,先后帮助其成立了西瓜协会、种养殖协会,成立了省内第一家农村经纪人协会,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得衔接。工商局还投资近10万元协助该村建立了西瓜市场,如今板子房及附近村屯种植西瓜面积达20万亩,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2005年,在第四届西瓜节上,全国各地客商纷纷而至,“板子房”牌清甜爽口的西瓜,让省外的客商品尝了北方的甘甜。“品瓜何须达坂城,板房西瓜就是行”,伴随着这句广告语,板房人还在谋划开拓俄罗斯市场,让板房的西瓜在异国他乡落地开花、漂香。

阳光商城的前身金力商厦始建于1998年,一直以来就存在产权人和主办单位在购置款、摊位面积等问题上产生的诸多矛盾。经营户越来越少,市场始终繁荣不起来。

为了扭转商厦被动局面,2005年5月,由一名主管副县长负责,工商局再次担当“起死回生”的重任。工商局局长李乃臣亲自主抓,现场办公,跟踪问效,对症下药,及时的解决了阳光商城在改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如今,阳光商城已登记经营业户300余户,从业人员近600人,较之更新、改造前业户和从业人员翻了一倍,产权人和经营户都很满意,达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集贤县是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县内仅大豆加工企业就有12家,年加工大豆60万吨,有国有粮库10家,仓储条件优越,可存储量达120万吨。年粮食加工销售总量100万吨以上,粮食收购可辐射到周边各县和农场,是三江平原的主要粮食集散地。集贤县工商局不失时机地向县政府提出建立粮食综合交易市场的规划,抢占商机,使松散的粮食市场形成规模,成为我省东部,乃至全省最大的粮食商品集散地。

该局同县委、县政府和粮食局的同志到长春、大连、海伦等地粮食市场考察,积极帮助以福源米业集团为龙头企业、佳木斯瑞威物流参股的三江粮食批发市场组织注册材料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市场已于2006年7月15日开始试运行,帮助建设粮食批发市场是该局以实际行动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壮大集贤县粮食生产加工业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在煤炭市场建设中,该局充分发挥职能,从市场开发、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广告宣传等方面给予了全程帮扶,该局投入4万余元,使投资2000余万元、年成交量300万吨的“三江瑞福煤炭大市场”在8月4日顺利开张,目前市场运行良好。

二、激活各种生产要素,立足职能繁荣市场

“建市容易,兴市难”,在市场初具规模后,为了使业户都能入市经营,培育有根市场,实现“当年建市、当年兴市”的目标,县工商局在政府的支持下采取内引外联、扶持“龙头”、实行优惠政策、改善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为繁荣市场出力。

一是在内引上下功夫。知道商贸城前身的人都知道它在建设之初,还有一个名字叫“农民城”。当初,为了培育有根市场,发挥地缘优势,县工商局积极扶持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培育种养殖大户,引导农民“离土不离乡,入市搞经商”,并为农民和下岗职工开辟了农民入市一条街和扶贫解困市场,为鼓励农民入市开辟了绿色通道,为他们发放了含有免管理费等优惠政策的“农民入市优惠卡”。几年来,共为下岗职工、农民入市、外来投资者减免费达100多万元。被入市农民称之为“绿卡”的优惠卡,使不常进城的农民享受到了一种贵宾般的礼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进城入市的积极性。几十年来都耕种在田间的农民终于尝到了入市经商的甜头,他们思想解放了,胆子变大了,眼光放远了,思路变宽了,在县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全县种养殖业户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南菜北种、北菜南运”都成了现实。商贸城的发展带动了全县种植、养殖、编织、加工、水产、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各类专业村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72个种养殖村屯,由农民城到商贸城,由离土不离乡,入市搞经商,到离乡进市场,经商奔小康,反映了集贤农民经商意识的增强和集贤人敢闯大市场的魄力。

二是在外联上舍得花气力。在不断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市场的同时,县工商局还加强了工业品市场开发的力度,通过招大商、引巨资来充分发挥市场的效能,县委县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入市经商的坚持“放水养鱼、轻税薄费”的策略扶持其发展,为落实县委县政府的优惠政策,县工商局组成了招商引资团“三下江南,七闯西柳”进行宣传和招商,引来的义乌的小商品、南方的水果、西柳的蔬菜等大批经销商入市经营和搞市场开发,并引来浙江东阳花园集团在该县投资1.46亿建设花园小区,为集贤县的房地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我市乃至我省的示范小区。通过外联招商也使商贸城周边市场开发不断呈现新局面。

几年来,通过培育市场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又通过产业的振兴来反哺市场,从而形成了以商贸城综合市场为“龙头”,以昌盛、金力、天鑫等十大专业市场为补充的专业与综合相结合、功能完备的生活资料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以粮食市场和煤炭市场为生产资料市场的相对完整的市场体系。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发展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市九届党代会、十四届人代会上以及集贤县十三次党代会和十四届人代会上都明确提出要努力把集贤县建成我省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带动全市、辐射三江的物流商贸中心。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这一决策,为集贤县今后五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该局立足现有市场体系,结合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实际,向县政府提出了今后五年市场建设的规划建议,在今后五年将完成三江农资市场建设,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设三江建材市场;建设、整合、规范商贸城市场,使其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100家农产品流通企业;规范产地农产品市场,促其做大做强,规范乡镇大集,鼓励大型投资乡镇商贸流通业,推动乡镇大集逐步退路入室,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壮大物流市场;积极开拓边贸市场。

一要招商引资,建设建筑、五金、装修装饰材料市场。

自去年以来,县工商局通过对全县建筑、五金、装修装饰材料市场的调研,认为目前佳木斯以东地区还没有成型的大规模的建材市场,县委县政府及县工商局决定抓住机遇,建设建筑、五金、装修装饰材料市场,同时吸引周边市、县、农场、矿区的经营户和外来客商加入市场。

目前浙江温州和省内知名企业已经开展合作,已达成意向性的投资,决定成立民企民营的三江建筑材料批发有限公司,占地约10万平方米以上,规划绘图已经初步完成。

二要整合规范商贸城市场,促其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100家农产品流通企业。

集贤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县委、县政府扶持市场建设的优惠政策,使得全县市场商品交易活跃,发展迅速。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92年农贸市场产品成交量1.25万吨,成交额近亿元。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农贸市场、蔬菜市场、商业街合并,集资兴建了占地1.7万平方米的商贸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年来由于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市场经营规模继续扩大,交易环境得到了改善,交易规模连年扩大。到2002年的十年中商贸城周边先后建起了金力、绿色食品、货运、天鑫市场。

商贸城市场经过10多年的时间,在数量规模、规划布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满足市民农副产品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前市场仍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但在目前看,市场功能不配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同时,市场的主办单位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影响了市场的发展机遇。

商贸城市场由商贸、金力、绿色食品、天鑫四个主办单位组成。主办单位仅局限在租赁摊位、物业管理上,没有对整个市场进行专门的分行划市;市场现有建筑布局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若再不改变现有商贸城格局,市场将逐渐萎缩。同时,管理服务部门职能分散,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县委县政府为了更好地规范市场,发展市场:

(1)、兴建一个大型的停车场,建设后的停车场无偿交给政府使用,可安排下岗职工负责物业管理。

(2)、兴建商务会展中心。建成后使之成为贴近农民、贴近经营者、贴近集贤人民的会展中心,提升商贸城市场的品位,打造成集贤县的品牌工程。

 (3)、仓储中心的建设, 计划在商贸城市场的货运市场东侧建一处集冷冻、恒温、仓储于一身的仓储中心。从而实现优化商贸城周边市场资源的配置。

在商贸城市场周边有金力商厦、天鑫批发城、绿色展示城等几处市场。计划把这三个市场整合在以商贸城市场为中心,建立成一个集团公司,统一管理。规范市场入市规则,制定管理办法,成立政务办公大厅,各职能部门现场办公。突出集团的优势发展边境贸易,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强对俄贸易。

(4)、发挥媒体作用,进行大力宣传。

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商贸集团的发展计划,业务开展及远景规划,积极向省政府及国家争取建设资金,为把商贸集团打造成知名的流通龙头市场服务。

(5)、成立中介组织。

培育一些中介组织,培育、扶持、壮大经纪人队伍,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之成为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纽带,让他们既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又搞活了市场。

三要规范以板房瓜菜市场为代表的产地农副产品专业市场,规范农村大集,在经济繁荣的乡镇建设集贸市场。

用1-2年时间,规范、完善板房、友好瓜菜市场和同义蔬菜批发市场,并严格规范乡镇的大集,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规范化,保障农村消费安全。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做好乡镇所在地集贸市场筹建的调研、筹建准备工作。

四要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发展协会组织,激活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打破了以粮食为主的种植结构,按区域化发展特色农业,担农副产品流通问题日益突出,多数农副产品出现了卖难,严重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这种形势下,全县农村经纪人逐步发展起来,他们在粮食、蔬菜、水果、畜禽等农副产品产销之间大显身手,其中以板房西瓜协会的经纪人最为典型,把本地的产品推销出去,把外面的信息引进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今后五年,着重发展农副产品经纪人,小商品经纪人,农业技术型经纪人,将给符合条件的经纪人颁发营业执照,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成为“执照农民”。

大力培育各类种养植协会,鼓励符合条件的种养植协会按照《农村合作社法》注册农业专业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副产品市场。

五要通过引导、支持各类主体注册商标,发展包装业,鼓励广告业做大做强,来促进全县市场的大发展,实现大繁荣

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现场咨询、上门服务等形式加强《商标法》的宣传,为发展注册商标营造了良好氛围;深入到企业、农村向企业法人和农村种养殖大户赠送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帮助企业和个体户实施品牌战略。

由县农委、工商局和乡镇政府启动“一村一标”工程,根据区域特点和多年来形成的种养殖特色产品,引导并帮助他们设计、制作、申报商标。推动种养殖特色村屯形成产业基地,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在通过已注册的商标,在本县实现对产品精细化包装,在拟销往的市场打广告,集贤县的农产品将叫响三江,辐射全国,大大促进农民增收。

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发展农产品包装业,实现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包装,提升产品档次和品位,提高集贤县农产品的知名度。

支持、鼓励本县广告企业为地产农副产品打广告。

六要壮大物流市场。

现代物流业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也是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

要鼓励工业企业逐步将辅业从主业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重组,大物流市场需求,鼓励运输企业摆脱单一运输业务的束缚,聚合物流服务功能,逐步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对商贸企业,加快商贸流通的现代化进程,重点扩大代理、配送的规模及范围,逐步实现代理、配送的网络化,促进企业壮大规模。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客商,在集贤县建立区域分拨和配送中心。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与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努力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大力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加快运输、仓储等物流企业的整合重组,鼓励专业市场、连锁商业、大型批发,储运等企业设立物流配送中心,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运作水平,拓宽物流业务服务范围。

七要积极引导市场经营者开辟边贸市场。

由政府牵头,商会、协会运作,逐渐在绥芬河、黑河等对俄贸易口岸和省内地级以上城市设立我县产品展销中心,展示集贤县优势产业产出的商品、地方特色农产品,通过口岸贸易,出口创汇。

 

 

加入收藏打印】  【关闭
 
 镜头说事
 
集贤县召开县委、县政
府工作会议
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受农民欢迎
 热点新闻
给你一生我最朴素的爱
集贤县举行2008年新春茶话会
集贤县召开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
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受农民欢迎
双鸭山市举行2007年度全市精神文明建设......
 
 农业信息
10月12日,我县召开了全县秋季农业工作会议。县委副书记周振富主持会议。会上,宣读了《水稻大中棚育苗秋季
· 于金华靠养猪走上致富路
· 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 集贤县近15万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版权所有 @ 中共双鸭山市委宣传部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东北网络台双鸭山站 集贤县委宣传部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