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贤县九三村有一个被村民广为传颂的村干部,他就是被村民连续3次推选为村委会主任的赵文波。上级领导评价他清正廉洁、恪守正道,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村班子成员评价他为人谦和、处事低调,是一个农民老大哥;老百姓评价他思想先进、务实肯干,是一个响当当的百姓致富领路人。
八年前,时任九三村小学校长的赵文波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他就感觉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一个负债200多万元且农民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近1000元的空壳村,发展出路在哪里?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曾一度让他陷入困境。为了找到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他提出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解决九三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引导农民种植反季节蔬菜,突出抓好棚室建设。重点打好蒜苗、发芽葱、韭菜特色牌,成立了九三村蒜苗协会,不遗余力地请专家、求技术,跑市场、签定单,帮助农民发展棚室经济。在短短两年里,使九三村的蒜苗、发芽葱占领了县内蒜、葱市场,并远销往佳木斯、哈尔滨等地,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他先后10余次接受国家、省市县各级媒体采访,特别是九三村的蒜苗在中央《新闻联播》上播出后,前来订货的菜商更是纷至沓来,农民经济收入节节攀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他清醒地意识到单纯靠发展特色种植还不能完全使农民摆脱贫困。面对新一轮市县发展畜牧业政策性机遇,他果断决策,带领村委会一班人以生猪、肉鸡等为重点,不断扩大畜牧养殖规模。率先在村内建设了一处县级畜牧交易市场,为农民发展畜牧养殖提供了载体,畜牧业农村经纪人40多人,使全村及周边村屯的牲畜就近在本地交易。
随着市县大项目不断牵动,九三村的独特地缘优势不断显现,中铁焦电、浙江海运水泥粉磨等一批超亿元大项目相继落户,加上原有的大豆加工等企业,九三村的企业数量已达到了20多家。作为九三村村委会主任,他看在眼里,乐在心窝,企业的成功入驻不仅把农民变成工人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也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于是他起早贪黑在项目工地上帮助开发商协调土地纠纷,等到项目落成后,他又迫不及待地帮助农民鉴定用工合同,几年来,他累计帮助企业和农民实现用工对接100余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实现200多万元。
八年间,九三村的社会事业得到了不断发展。村容村貌大变样,村内主次干道已全部达到了砂石化,文明村建设连续5年被评为县级达标先进村。2005年村集体投入7万多元免费为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使家家户户都能看到丰富多彩的节目。2006年又投入40多万元免费为村民新上了自来水,使老百姓免费吃上了干净水、放心水,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都要拿出上万元的电费和人工费。
八年来,他带领村干部压缩开支,开源节流,守住了村集体经济。仅用5年时间九三村就摘掉了债务帽子,还为村集体积累30余万元存款。现在的九三村已经发展成为集贤县牲畜、农用车辆交易重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成为县级“致富奔小康百万元村 ”、市级科技示范先进村。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自有一个好的领路人,有一个好的农民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