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富”与“美”的结合与双赢
//shuangyashan.dbw.cn  2025-11-10 06:34:19

双鸭山林区走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新路子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发展林下经济,是推动“两山”转化、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增收的重要举措。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它是山区林区重要的绿色富民产业。

  近年来,双鸭山林业局有限公司积极践行“两山”发展理念,依托资源地缘优势,科学谋划公司“12351”发展策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一局一业”“一场一品”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多轮驱动、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今年5月,龙江森工集团与双鸭山市政府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为加强地企合作带来了难得的新契机,双鸭山林区适时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林下经济向好势头,在实践探索中走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新路子。

  (一)

  “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公司坚持以短养长,努力打造发展林下生态复合产业。

  注重增绿增收并重、发展保护同抓,积极探索林下种植短期经济作物发展新模式,完成了2024—2025年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调查设计4.84万亩和森林抚育调查设计13万亩,2026年预计完成森林改培任务1.7万亩,计划在2025—2030年,发展以刺五加为主的林药生态复合产业项目3.25万亩。2025年试验推广林药生态复合产业示范项目0.39万亩,林下栽植刺五加14.2万株、苍术10万株、赤芍10万株,林下百合4500株、茖葱2万株。同时,积极开展红松经济林培育,嫁接红松经济林1000亩,切实构建以林业科技为生态赋能的新业态。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坚持创新引领,着力发展具有林区特色新质生产力,努力实现生态经济价值的转换。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与佳木斯林业机械厂合作,研发“自走式起树机”现代化苗圃机械,培育富有林业特色的林机装备产业,预计年末完成项目研发并投入使用。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林木良种培育、边缘计算中心建设、生态指挥中心建设、智慧景区数字化运营建设等科技研发方面共投入390.09万元。同时,
持续推进标准化管理。积极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建成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青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入选黑龙江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东北王矿泉水通过绿色食品标识认证,切实以国家标准引领企业发展。同时聚焦国家“双碳”目标,深入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碳汇林培育,完成碳汇本底调查,申报面积901亩,创新发展碳汇产业。

  (二)

  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公司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构建大生态格局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深入实施“12351”发展策略,全力壮大营林绿化、森林水、旅游康养三大核心产业,以生态兴业筑牢林区绿色发展根基。

  做大营林绿化产业。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嫁接金叶复叶槭2000株、金叶榆5000株,同步推进美国红枫扦插,构建起东北地区特色寒地彩叶树种培育基地。同时,将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苗木培育全链条,通过对苗木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推动苗木培育向数字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另外,深度挖掘地企在绿化领域合作潜力,向双鸭山市、县、区及七台河市销售绿化苗木4300株,在构建大生态格局中实现“绿”里淘“金”。

  做精森林水产业。推动东北王矿泉水厂区设备升级,研发生产虎爪瓶型、山水纹瓶型、钻石瓶型、扁方瓶型等四款新瓶型矿泉水,新品“桦树汁”已投入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与哈工大合作研发新品纯净水,以沈阳国际糖酒食品交易会和哈洽会有利契机,与黑土优品、新华社等9家客户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并与北京斯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做活旅游康养产业。青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双鸭山市城市“后花园”,成功举办了“森工画卷魅力青山”首届森林生态康养旅游节,推出夜韵青山活动,通过将亮化、宵市、演绎、露营打卡地巧妙融合,不定期举办烟花秀、篝火晚会等形式,吸引双鸭山市及周边地区大量客流,提升了区域旅游热度和知名度。同时,积极履行国企担当,7月5日以来,青山景区推出了14:00以后免景区门票,16:30以后免观光车车票等系列惠民政策,让市区及周边的游客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另外,坚持以“一场一品”战略为引领,建设了规上企业掺混肥厂和国营食堂,打造了宝山森林食品加工厂、大叶沟泡菜厂、上游豆制品厂、新苑淀粉制品加工厂等一批有发展前景的森林食品加工产业,形成“全局统筹+局部突破”的协同开发生态产业体系。

  (三)

  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公司通过复合种养模式充分释放林地潜力,依托林药、林菌、林禽、林旅等立体化经营,实现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形成绿富同兴的良性循环。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体系日趋完善,森林结构不断优化,森林保有量、森林蓄积值、森林覆被率稳步增长,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森林碳汇能力持续提高。上半年,森林农业和森林食品收入实现2472.56万元。

  充分利用林缘林下林地等森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菌、林果、林药及花卉苗木产业,注重林下经济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促进林下经济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森林+旅游”的发展模式。自7月5日“夜韵青山”活动以来,青山旅游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余人次,创下单日游客量突破6000人次佳绩。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职工群众不仅可以通过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获得收入,还可以通过参与旅游服务、产品加工等环节增加收入,使职工群众更加认识到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职工年人均收入由2019年3.95万元提高到2025年6.95万元。

  打造绿色发展中的“生态样板”,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让金山银山滔滔不竭地滋养绿水青山。今后,双鸭山林业局有限公司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发展理念,秉持“政企联动、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合作原则,充分挖掘林区资源禀赋优势,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企区域合作机制,围绕实现生态保护共进与产业发展协同,深化拓展合作共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为区域协同一体化、可持续发展贡献林区力量。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安贺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