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出售手机卡、银行卡看似能赚零花钱,实则可能犯罪,影响征信甚至升学就业!”10月17日,饶河县公安局通江边境派出所民警通过校内视频直播平台,为全县初中、高中及职教中心学生带来了一场干货十足的法治宣讲,以“云端”递法的形式筑牢青少年成长防护网。
精准覆盖,边境法治课堂“无死角”
此次以“法治护航青春路”为主题的线上宣讲,精准覆盖县直一中、二中、职教中心、高级中学、五所农场学校及各乡镇初中全体学生。为确保偏远地区学生顺利参与,民警提前联合教育部门调试直播设备,并在正式直播授课过程中,通过20分钟的紧凑宣讲,不仅高效传递了核心法治知识,更打破了地域阻隔,让偏远学校的学生与县区学子同享优质法治教育资源,真正实现边境校园法治教育“无死角”覆盖,为每一位青少年的青春成长注入法治力量。
本报记者安贺
聚焦痛点,案例解读敲响“警示钟”
结合青少年法治需求与边境地区实际,民警围绕两大核心内容展开讲解:在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环节,重点梳理未成年人责任年龄划分标准,用“14岁、16岁、18岁”关键节点对应法律责任的生动阐释,明“不予处罚≠不负责任”的法律边界,打破部分学生“年龄小就可免责”的认知误区;结合近年来辖区周边发生的在校学生出售“两卡”、参与“跑分”转账等典型案例,详细说明此类行为对个人征信、升学就业的长远影响,引导学生守住法律底线。“之前听说有人卖电话卡赚钱,现在才知道这是违法的,以后肯定不会碰!”直播互动区,学生们纷纷留言反馈,民警实时解答“不小心出借支付账户怎么办”等问题,让法治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多方联动,筑牢校园“防护墙”
为保障宣讲实效,各学校指定教学管理骨干专项负责活动统筹,从直播设备提前调试、学生集中组织,到观看纪律维护全程跟进,确保每一名学生“不掉队、听入心”;宣讲期间,班主任及法治辅导员全程在场,手持笔记本同步记录法律要点,适时通过眼神示意、轻声提醒引导学生专注聆听,对重点内容及时标注,方便课后讲解;直播结束后,各班级迅速开展“法治小课堂”讨论,学生结合“出售两卡的危害”“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新《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话题分享感悟,形成“民警宣讲+学校组织+师生互动”的闭环教育模式。
此次线上宣讲既贴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又彰显边境警务特色,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注入边境警力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