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明雪 首席记者 马淑芬)近日,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728件被收缴的非法偷捕网具在七星河湿地东强服务区内集中焚烧,标志着2025年秋冬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第一阶段工作圆满完成。
秋冬季节是水生生物越冬的关键时期,也是偷捕行为的易发阶段。自今年9月起,七星河湿地管理局以“零容忍”的态度,制定了《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5年秋冬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对乱捕滥猎、危害鸟类迁徙通道等破坏湿地生态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船只35条、执法人员117人、无人机33架次,对保护区内四站所辖20余处非法偷捕风险高发区域进行了全流域、全覆盖的排查整治。据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科负责人姜荣谦介绍,两个月期间,执法人员克服了面积广阔、地况复杂,漂筏阻碍、通道水浅船只行进艰难等重重困难,通过人力、船只与无人机协同作业,累计排查里程1947公里、面积67300公顷,收缴清理非法偷捕网具728条,依法联合拆除富锦三环泡保护区区域内非法捕鱼窝棚5处,收缴船只6条,对乱捕滥猎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有力震慑作用。
多年来,七星河湿地管理局致力于丰富湿地植被多样性,为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通过密切监测其数量和种群变化情况,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确保湿地珍稀物种能够得到更加周全的保护。“近些年,我们不断加大保护力度,让七星河湿地成为全国闻名的观鸟胜地、鸟类天堂,使七星河湿地成为环境优良、食物链丰富的宝藏湿地。每年春季,大约有40万只候鸟在这里停歇觅食,而春夏秋三季在七星河湿地筑巢繁育的鸟类有近20万只。我们再一次呼吁,拒绝非法偷捕,让我们成为守护志愿者,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为维护生态平衡贡献力量。”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马瑞富说。
除集中销毁非法捕具外,七星河湿地管理局还开展了生态保护宣传工作。工作人员深入七星河乡周边村镇,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形式普及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环保观念,着力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社会氛围。
宝清七星河湿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人防+技防”融合机制,依托智能监控与无人机常态化巡逻,不断巩固整治成效,推进湿地保护常态化、长效化、可持续,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构筑更加坚实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