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饶河县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shuangyashan.dbw.cn  2025-10-29 07:43:08

  本报讯(记者 杨启坤)10月23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会上获悉,双鸭山市饶河县成功入选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伊春市、大兴安岭地区所辖多地共同构成我省“十四五”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主力军”,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饶河县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取得显著成效,更彰显了这座边疆县城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中的独特价值。

  作为乌苏里江畔的边疆县,饶河县坐拥不可复制的生态禀赋——境内不仅有广袤的原始湿地、连片的天然林带,更肩负着守护中俄边境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依托这一优势,饶河县通过实施“生态总长制”,有效整合了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职能,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化的生态管护模式。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生态总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县、乡、村三级生态总长121名,基层网格员460余人,形成“自上而下”的锥形管理架构。通过制定总长与分长(河湖长、林长、田长)的综合作战指挥流程,实现统一调度与分工协作。

  将原分属不同部门的河湖、林地、农田等管护职能整合至同一办公室,建立“一长统筹、三长衔接、多长合一”的运作机制,变多部门“单打独斗”为“一家统一管理”。例如,县级总长办整合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办公室及湿地局职能,形成常态化联合巡查机制。

  投入700万元建设“互联网+生态总长制”数字化平台,覆盖重点河流、森林区域及农田地块,通过23个监测点位实现实时监控。该平台整合各部门数据,形成“多点多线收集、集中处理、实时交办”的智能化指挥系统,提升管护效率。

  以村为单位划分综合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一名总长和若干网格员,配备统一装备,实现“一格多责”。在守护好生态底色的同时,饶河县更探索出“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边疆实践路径。依托优质黑土和洁净水源,饶河县聚焦绿色农业,打造“饶河大米”“饶河黑蜂蜂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立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绿色管控体系——推行有机种植技术,禁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每一粒米、每一滴蜂蜜都可追溯至具体地块;同时,联动周边合作社组建“生态农业联盟”,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带动近万户农户增收,真正实现“护好绿水青山,端稳生态饭碗”。此次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饶河县而言既是荣誉更是动力。饶河县将继续深化“生态保护+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力争成为边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