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杨启坤
乌苏里江的涛声里,藏着饶河县的成长密码。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之年,这座边疆小城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开放融通的画卷上挥毫泼墨,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发展答卷。
产业引擎轰鸣: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动能
“车间的智能化生产线开足马力,今年鲜食玉米订单已排到11月!”三亚万福鲜食玉米加工厂负责人的话语里满是底气。2025年,饶河持续深耕现代化产业体系,引进的数字化加工企业已带动运营、包装、物流等就业岗位200余个,传统农业县正加速向“产业强县”转型。
电商赛道上的突破更显亮眼。全县培育合作企业及电商团队达136个,1800余家网络店铺通过佛山等线下体验店链接全国市场,19家本土企业借电商东风新增销售额超1500万元,同比增幅达310%。“饶河大米”“饶河鲤鱼”两大国字号农产品线上热销,全年助农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超2200元,让“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的招牌愈发闪亮。
黑蜂产业的升级则书写了“老产业新故事”。与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合作的提质项目落地见效,20余种巢蜜、蜂花粉等新产品投向市场,推动产业从单一食用向美容康养领域延伸,东北黑蜂系列产品摘得全国蜂产品行业唯一区域品牌发展大奖,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的生动注脚。
民生暖意涌动:细微处筑牢幸福根基
“以前住平房冬天漏风,现在新房亮堂暖和,日子踏实多了!”团山社区居民郝凤国的感慨,道出了饶河“民心工程”的民生温度。2025年,县住建局组建专项工作组,以“一户一档、精准丈量”原则推进老旧房屋置换,工作人员逐户讲解政策、核对信息,目前正加速房源对接分配,确保居民“搬得出、住得好”。自2016年棚改实施以来,已有数千户居民像郝凤国一样实现“安居梦”。
今年以来,饶河县紧跟市委节奏,锚定制约发展难题,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域提升。千方百计推动经济增长,把握政策机遇,全力以赴对上争取各类资金21.81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4%,实际利用内资33.47亿元,同比增幅51.31%,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通过财政部备案,成功争取中央资金1.5亿元,预计试点区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幅超10%;聚焦优质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短板,加快推进桦树汁精深加工、中药饮片生产加工等项目建设。
举办首届优质农林产品电商产业供应链洽谈对接会,与农产品企业、农民合作社代表签约11.4亿元,全县农林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旅游产业持续升温,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25.5%;加速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一体化等一大批民生项目落地,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聚焦县内部分路面破损、地砖松动、坑洼积水等居民出行痛点,实施县内人行道整体提升改造工程,改造面积12400平方米,以“足下民生”绘就福祉新景。
搭建“兴农大集”产销对接平台,日均订单量达3000单,助力本地农民增收。乡村的蜕变同样真切。14.6公里农村公路、105公里农田路相继建成,12座危桥完成改造,400余亩村屯绿化让14个村庄变身“绿色精品村”。280座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完成,13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脱颖而出,乡村振兴的底色愈发厚重。
开放画卷铺展:边疆门户活力迸发
在饶河口岸,跨境电商作业场所的货车往来穿梭。这个全省首个开通离岸数据中心功能的口岸,今年又实现新突破——首次进口俄罗斯泥炭,出口二手汽车货值达2674万元,新增4家进出口实绩企业。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至13.29亿元。边民互市贸易管理2.0系统升级后,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全年出入境人员、货运量实现“双量突破”。
文旅融合则让边疆魅力绽放。四排赫哲风情旅游区晋升国家4A级景区,大顶子山森林公园、小南山遗址公园等景点串珠成链,16条国内国际研学线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乌苏里江旅游联盟大会、冰雪嘉年华等活动燃动四季,纪录片《喜事》登陆央视,“蜜淌乌苏里鱼跃赫哲乡”的IP声名远播。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节点回望,饶河以产业升级强动能,以民生改善暖人心,以开放合作拓空间。正如乌苏里江的流水奔涌向前,这座边疆小城正以更昂扬的姿态,向着“生态、宜居、活力、开放、幸福”的新目标笃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