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军)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年初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把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作为锻造过硬队伍的重要契机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劲引擎,切实发挥“智囊团”“参谋部”“主推手”作用,在保障经济运行、推进重点任务中起到了很好的牵头、牵引和中枢作用,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在对标对表中真查实改。能力作风建设是党性宗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必须从政治高度推进。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举办读书班,开展学习研讨40余次,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围绕党中央及省、市重点任务,建立“问题、措施、责任”三张清单,持续查摆攻坚整改。 聚焦提质增效,在履职尽责中锤炼本领。把提升履职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引导党员干部在实战实干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经济运行有新作为,紧扣全市转型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度挖掘主要经济指标潜力,推进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首季“开门红”,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项目建设有新突破,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面提升项目“谋、立、推、建”全周期管理服务能力。上半年,省级重点项目开复工44个,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复工98个。中储粮二九一仓储项目、宝清县国能煤矿剥离项目开工,中电工程生物质绿色甲醇与航油一体化项目入选全市创先争优榜单;争取支持有新成效,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超前谋划、全力争取,向上汇报衔接更加精准有效,固定资产投资动能持续聚集。
砥砺严实作风,在服务为民中树立形象。以过硬作风保障任务落实,推动干部队伍展现新气象、新担当。开门问策纳谏言,“十五五”调研专班征集规划建议5条,确定市级专项规划21个、重点课题30个;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研讨10余次,转化决策8项;走访四县四区调研,用实干精神绘好未来5年发展蓝图;深化改革优环境,落实“全国一张清单”要求,印发《贯彻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任务清单》;落地民营经济发展24条,走访企业4248家,问题办结率94.61%,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服务解难题,推行重点项目“保姆式”服务,解决要素保障问题。成功将大唐双鸭山热电1、2号机组移出应急备用电源清单,解决企业痛点。推动东荣三矿改扩建项目获省发改委核准,打通项目堵点。攻克多项审批“关卡”,省级重点项目东辉煤矿四季度开工,相关经验获省台《跑好项目“接力赛”》专栏展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