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军)今年以来,四方台区围绕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从四个方面发力推动全区上下思想不断解放、能力持续增强、作风全面好转、干事创业“精气神”有效提振。
在勤学习强能力上聚焦发力,培养专业精神、提高专业素养。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加强理论武装、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深学理论强信念,严格执行“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截至9月,全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83次;专业培训强素养,持续深化“四方学堂”品牌,精准对接基层干部需求,围绕“DeepSeek”系统应用、保密工作、廉洁教育等方面组织专题培训8期,开展业务测试5次,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实践历练强担当,坚持重实干重实绩鲜明导向,抽调61名年轻干部参加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项目建设、巡察督查等工作,激励干部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任务“主战场”锻炼成长、担当作为。
在重调研善谋划上聚焦发力,深化解放思想、擘画发展蓝图。坚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引导各级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出实招、谋良策。开展调查研究,制发深入学习推广“四下基层”和“大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各级干部围绕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电商发展等方面,确定调研课题103个,切实通过调研把全区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措施提实;持续深化解放思想,区级领导带头学习、带头剖析,示范带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各战线开展研讨剖析2轮,在全区上下形成大学习、大讨论氛围。创新打造“文艺搭台、理论唱戏”特色宣讲模式,开展“送文艺+送理论”宣传宣讲活动5场,吸引观众5000余人次;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加强谋篇布局,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绿色转型、统筹发展安全等关键环节,立足基础优势,进一步明晰全区未来五年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方向和主要目标。突出项目支撑,进行4轮储备项目梳理,现纳入“十五五”储备库项目98个。
在优作风重实干上聚焦发力,打造良好环境、推动振兴发展。持续优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以好作风好环境推进振兴发展。
持续深化攻坚破难,实施领导班子成员领衔攻坚行动,采取“领题+选题”方式,确定20项攻坚难题,组建攻坚专班,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进行集中突破;持续推进为企服务,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项目)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及时对接企业,实现包联全覆盖。举办民营经济政策法规专题讲座和深入企业宣讲活动19次,开展政商沙龙活动25次,解决问题112个。召开“我为发展献良策”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收集企业家意见建议7条;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四所一庭一中心”,整合司法、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力量,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多举措化解矛盾纠纷138件,化解率达到100%。严格落实“五个法治化”要求,依法依规妥善化解突出问题,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100%,调解成功率80%以上;持续整治形式主义,精简发文、会议数量,全区制发文件数量同比减少3.26%,召开会议数量同比减少3.12%。清理村、社区滥挂牌子、标识335个。全面完成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制定,科学划定权责边界,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在抓落实提质效上聚焦发力,补齐短板弱项、释放发展动能。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实施,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高质量发展质效检验能力作风建设成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全面提升招商质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带队出征,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先后4次赴外地开展精准招商,主动对接头部企业和优质项目资源,签约项目13个,签约额9.75亿元;有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区开复工“省、市百大项目”和“500万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28.38亿元;充分激发产业动能,加快释放煤炭产能,双吉煤矿复工建设。化工产业扩容增量,年产1.7万吨乳化炸药生产线及智能化调度中心项目、华东橡胶炭黑生产线技改项目年内落地。新能源产业持续壮大,润华5.99MW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粮食加工产业稳步推进,绿丰源年产1.5万吨玉米方便面项目正在调试设备;持续优化发展路径,高标准推进循环产业园建设,构建以固废处理及综合利用等产业为核心,新能源、农产品加工等多元产业协同的产业园发展布局,目前绿丰源玉米方便面、桂宇环保科技炉渣综合利用等8家企业入驻产业园,总投资额3.636亿元,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