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黑土地上的“诚信新农人”
//shuangyashan.dbw.cn  2025-09-29 06:07:13

记友谊县北方甄选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立

  在友谊县,有这样一位让乡亲们交口称赞的“诚信新农人”,她就是北方甄选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立。这位1974年出生的中共党员,从教师岗位转型投身农业20余年,她凭借诚信经营与科技赋能,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龙江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用行动诠释着新农人的担当。

  2003年,友谊农场第四管理区农业服务公司改制,14名员工面临下岗,郑立不仅鼓励她的爱人积极应对,还陪着大家一起种白萝卜、打预制板渡过难关。在一次农业会上,同行的一句“你有文化,爱学习,转行做农业一定行”,让郑立看到了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希望。不过,她深知,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和技术,于是她全力投身于农业服务事业。

  为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技术,郑立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建立了农业技术服务群,吸引近千名农户和农技人员加入,群里时常发布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她还定期举办宣传活动和现场观摩会,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让技术过硬的农户分享经验,带动技术薄弱的农户进步,逐渐让濒临困境的农业服务公司走上正轨。

  在推广科学种植的道路上,她带领合作社开展田间实验,结合专家建议,精心打造“水稻全程科技一体化方案”,涵盖优质种子选育、科学配比肥料施用、环保高效农药防控和无人机航化作业技术。为消除农户顾虑,她设立“2分钱爱农补助”。2019年,80位种植者与合作社签约,郑立派技术员全程服务。秋收时,这些种植者每垧地产量从8吨提升到10吨,郑立自掏80万元兑现补助,让每户增收近万元。2020至2022年,更多农户签约,她又拿出120万元继续发放补助,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农户的信任。

  20多年来,郑立始终坚守诚信,常做“赔本”的买卖。每当遭遇大水、大旱等灾害,农户卖粮受到影响,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时,她总会主动筹钱为农户垫还。她深知,农户若因“着急用钱”低价卖粮,会损失惨重;若无法按时还贷,还会影响信誉。“我是党员,是农业人,关键时刻就要站出来。企业想的不应该只是利润,更重要的是信誉、服务和责任”,郑立的话掷地有声,用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郑立的农业事业发展,离不开当地政策的扶持。为破解北方育秧大棚“半年闲置”的难题,在乡政府的协调下,她率先尝试大棚“二次利用”。每年育秧结束后,大棚里便种上小南瓜、油豆角、黄金钩等经济作物。“乡政府为我们对接了科技特派员团队,从选种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指导。过去大棚育完秧就空着,现在种上蔬菜,一亩地能多赚不少钱!”2023年,仅这批大棚就实现增收20万元,还为周边农闲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到“科技赋能田埂间”的现代农业;从舍弃教师岗位的“铁饭碗”,到扛起乡亲致富希望的“领头旗”,郑立始终把“诚信”二字刻在心头、落在实处,以坚守契约的初心照亮黑土地的振兴路。如今,这位脚踩泥土、心怀热忱的新农人,仍带着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朝着丰收与幸福的方向矢志奋斗、勇毅前行。

  本报见习记者张梦雪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