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电气自动化车间主任那振宽
本报记者 郭林林
他扎根岗位二十余载,用技术革新为企业创效,以技能传承培育人才,先后斩获“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航人”。他是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电气自动化车间主任、高级技师那振宽。
深耕一线多年,那振宽始终以“科技兴企”为己任。他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累计取得2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还在《水泥》《中国建材报》等国家级期刊发表十几篇技术论文,将实践经验转化为行业共享的技术财富。
面对设备故障,他总能挺身而出。一次,公司篦冷机系统风机群,编号5707的风机,电机功率为355KW西门子变频器突发短路,厂家维修需返回北京且费用高昂。那振宽主动牵头,带领技术人员反复检测,最终锁定损坏的板子,仅通过更换配件便成功修复设备,为公司节省上万元维修费,尽显本土技术团队实力。他还聚焦生产细节,针对总降压室消弧消谐柜接地报警难发现的问题,自主设计声光报警装置,规避了安全隐患,该成果获公司奖励。在他带动下,车间完成数十项小改小革,节约资金数百万元、用工3000多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振宽全力搭建人才培育平台。他策划电气自动化车间技术培训,以“听得懂、用得上”为标准,带领团队制定学习方案,通过PPT、实物演示等方式,开展《高压电气技术》《余热发电系统》等10余门课程培训,让知识直接服务生产。他还推动公司将原污水处理储物室改建为职工书屋,得到了省、市总工会支持;牵头搭建学习云平台,上传技术资料与图纸,为一线员工提供实时技术支撑,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在“师带徒”中,那振宽也毫无保留。徒弟任道海从普通学徒成长为车间主力,如今也带起新学徒:“师傅的严谨作风和过硬技术是我的榜样,我要把‘接力棒’传下去。”
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那振宽规划推动工作室向多专业、多领域延伸,构建立体式技能人才管理模式,让“尊重劳动、崇尚技能”深入人心。“我会继续依托先进设备,带领团队攻克更多难题,为企业创效,为双鸭山经济发展出力。”二十余载坚守,那振宽用匠心与担当,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价值,为企业未来注入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