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黑龙江大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热闹非凡,大批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鹭、苍鹭、鸳鸯等幼鸟经过数月成长,已褪去绒毛、羽翼渐丰,正与亲鸟一同在湿地练习飞行、捕食,为即将到来的南迁之旅做最后的准备。
走进保护区核心湿地,水面上、芦苇丛中随处可见各种鸟类的身影。成年鸟时而展翅掠过水面叼起鱼虾,时而落在幼鸟身旁示范动作;幼鸟们则笨拙又执着地扇动翅膀,从低矮芦苇秆飞向高处枝头,偶尔失足滑落,却立刻起身再次尝试,清脆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为秋日湿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从5月孵化破壳,到如今能独立飞行、自主觅食,这些幼鸟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鱼虾等水生生物丰富,为各种鸟类繁殖提供了充足食物,幼鸟成活率较往年显著提高。随着天气转凉,预计10月上旬,这些“准候鸟”将跟随亲鸟,结成庞大鸟群,开启跨越数千公里的南飞之旅,前往温暖的南方越冬。
目前,保护区已加强巡查监测,减少人为干扰,全力保障鸟群安全集结、顺利迁徙,守护这群“湿地精灵”的南迁之路。
徐义 本报记者 杨启坤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