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梦赢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与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从革命战争年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号召,再到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果敢抉择,优良作风始终是我们党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障。步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我们更需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全面抗战时期,为什么共产党能领导敌后战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牵制日伪军的主要力量?不少西方记者到延安去寻找答案,他们共同的感受就是从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都看到了值得尊重的良好作风。美国学者托马斯·亚瑟·毕森在延安采访时,对“除却插在朱德或周恩来上衣胸前口袋里的那支钢笔之外,你几乎看不到任何等级上的标志”这一印象异常深刻。他将共产党人真正的力量归结为“在那个环境里,个人私欲必须向崇高的理念折腰。为了共同的事业,人人平等,官兵一致,齐心协力,顽强奋斗,大家分享着这种精神追求所带来的充实感。”显然,这样的作风形象外国记者看得到,中国人民更看得到。在敌后,共产党的干部所到之处,都能以严肃严格、朴实务实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正因如此,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获得群众的全力支持:一个共产党员就能拉起一支队伍,打出一片敌后根据地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才有了淹没侵略者的汪洋大海。
作风建设既是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也是动态发展的治理实践。要将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以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持续推进。“常”是滴水穿石的日常之功,“长”是星火燎原的传承之力。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既要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也要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各种错误思潮所迷惑。在干事创业实践中,将作风建设作为长久价值追求,敢于担当责任,勇于面对挑战,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经风雨见世面,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以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亲历、参与、见证区域发展,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
(作者单位:双鸭山市岭东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