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必须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努力建设一支党性纯洁、纪律严明的队伍,确保党始终不负人民重托,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历史使命。这一指示为新时代推进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实施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舌尖上的浪费”“会所里的歪风”“车轮上的腐败”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然而,作风建设绝非一时之功,更没有终点。面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的风险,党员干部必须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韧劲,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融入日常工作,推动作风建设从“一时严”走向“常态严”,从“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
要筑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根基。当前,一些干部出现“疲劳综合征”,或心存侥幸打“擦边球”,或对新问题放松警惕,或将“不违规”简单等同于“作风好”。这类思想偏差已成为作风建设的隐形阻力。党员干部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领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坚决克服“松劲歇脚”心理。要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必修课,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认清“一顿饭、一张卡”背后的腐败风险,严守“人情往来”中的纪律红线,从思想深处杜绝“小节无害”的错误观念,真正让“严”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整治“四风”隐形变异的“末梢隐患”。当前,“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表现形式更加隐蔽。例如以“调研”“培训”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通过“电子红包”“快递送礼”规避监督,将“文山会海”转化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这些“小问题”实则是“大隐患”,必须坚决整治。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小事细处着手,对标中央要求,开会前先问“是否必要”,接待时严格核对标准,收礼时牢记纪律规定。同时要敢于监督、善于反映,对身边“隐形四风”问题及时提醒、报告,让不良作风无处藏身。
要织密“作风建设常态长效”的制度笼子。作风建设不能仅靠自觉,必须依靠制度保障。目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制度空转”、监督重形式轻实效、问责重惩罚轻教育等问题。要着力构建“监督—整改—问责—巩固”闭环机制,完善“日常监督+专项检查+群众监督”立体监督网,运用大数据加强“三公”监管,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同时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台账和销号管理机制,开展“回头看”防止反弹,并将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与评优晋升挂钩,真正让制度成为硬约束。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终身课题,思想不松懈、行动不缺位、制度不打折,让作风建设常抓常新,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坚实作风保障。
(作者单位:双鸭山市友谊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