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以威武的阵容、昂扬的姿态,复刻了那段烽火岁月的不屈抗争,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的强国底气。当战旗猎猎、铁流滚滚驶过长安街,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广大党员干部当从阅兵仪式中汲取精神养分,将“爱国情”熔铸为“奋斗行”,在新征程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荣光。
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筑牢信仰之基,做红心向党的传承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的核心要义,也是镌刻在每一面受阅战旗上的精神图腾。“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守气节、“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浴血冲锋破敌阵……每一支受阅队伍的背后,都是一段“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烈史诗。这份赤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要以阅兵精神为“信仰坐标”,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在理论学习中“补钙壮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从抗战历史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层逻辑;在政治历练中“淬火成钢”,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日常工作中“知行合一”,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每一件民生小事上,让“红心向党”成为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扛起奋斗之责,做挺膺担当的实干者。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是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淬炼的意志丰碑,也是阅兵仪式展现的时代气质。从当年“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加大炮”的殊死拼搏,到如今新型装备列阵、精锐力量集结的强国气象,无不印证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真理。这份韧性,是奋斗者必备的“精神脊梁”。党员干部要以阅兵精神为“奋斗号角”,在岗位上践行担当,勇于“啃硬骨头”,主动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重大项目建设等“吃劲”岗位历练,在破解复杂难题中增长才干;善于“攻坚克难”,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堵点难点,不回避、不退缩,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甘于“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深耕细作,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让“实干担当”成为最亮眼的履职标签。
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续写复兴之篇,做勇立潮头的开拓者。民族复兴是贯穿百年历史的主题,也是阅兵仪式传递的坚定信念。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承诺,从抗战时期“救亡图存”的呐喊,到新时代“强国复兴”的征程,中国人民始终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这份豪情,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要以阅兵精神为“复兴引擎”,在新征程上开拓创新,树立“大视野”,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胸怀“诗和远方”,也脚踏实地办好“眼前事”;激发“新动能”,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新领域敢闯敢试,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凝聚“向心力”,团结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复兴蓝图”转化为“实景画卷”,让“复兴有我”成为最坚定的行动自觉。
阅兵的号角已化作前行的鼓点,历史的回响正催生出新的力量。从纪念胜利到开创未来,从致敬先辈到砥砺自我,我们唯有将阅兵仪式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才能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作者单位:双鸭山市集贤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