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
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军 记者 康赫之)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五年来,全市商务发展顶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商贸流通、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十四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16%,全市限上单位由127家增长到261家,同比增长了105.5%,商贸流通实现了量质并举。丰富消费场景释放消费热情,消费场景建设取得多元化发展,作为省级试点城市,已打造14个便民生活圈,实现了主城区的全覆盖;推动双鸭山市第一百货商店、松江国际购物商厦等传统商业综合体进行综合性、数字化改造升级,评选了47家双鸭山老字号企业。建设了尖山区“青野夜巷”夜市、集贤县繁荣街夜市、友谊县“芳华美食不夜城”、宝清县东湖夜市等特色街区。持续促进消费挖掘消费潜力,在汽车、成品油、家电家居、餐饮住宿等领域累计开展促消费活动152场次,投入政府促消费资金6891.7万元,拉动消费9.45亿元。落实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约9.6亿元。打造新兴业态推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上的店铺数量已超过1.2万个,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7万人。全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连续5年保持15%以上增速,2024年超过20亿元。特别是饶河县电商直播产业走出了一条模式创新的专业化、职业化、产业化发展路径,被评为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典型。坚持项目引领推动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全市大型市场达到7个,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宝清县、饶河县、友谊县被评为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
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20年末的12.4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0亿元,年均增长19.35%。有进出口实绩企业从2020年末的35家增加到2024年末的53家,同比增长51.4%。年进出口额过亿元企业9家,过千万元企业14家,较“十三五”末分别同比增长80%、27.3%。国际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深入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明确将俄罗斯、欧盟等作为重点开拓的国别市场。巩固了铁矿砂、木材等大宗资源类商品及白瓜籽、赖氨酸等优质产品进出口规模,持续拓展二手车、机械设备、肉类、冰鲜水产品、粮食、煤炭、钢材等商品进出口规模。对外投资合作稳步发展,备案境外投资企业10家,在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633万美元,对外投资存量达1530.3万美元。对俄经贸进一步发展,对俄贸易累计实现47.3亿元,年均增长0.8%,占全市外贸总额的41.1%以上。服务外经贸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宝清县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快速发展,经开区、饶河县先后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先导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设,饶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陆港物流枢纽加快谋划,跨境电商新业态蓬勃发展。建设完成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A类)和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利用外来投资的规模质量全面提升。利用外来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累计引进省外投资项目200余项,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超700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际利用外资近3000万美元,年均增长39.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我市设立投资项目。招商引资促进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开放招商领导小组,组建了专业招商小分队,编制“三单一书”,开展敲门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科技成果转化招商,招商引资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开发区招商引资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按照“一体两翼”园区发展空间布局,以国家级开发区双鸭山经开区为主体,以宝清煤电化(材)产业园区、集贤县经济开发区为支撑,推进各县(区)特色园区建设,努力把园区打造成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承载区、新兴产业聚集区、转型发展引领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