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市文联:以能力作风建设为翼绘就文艺事业发展新图景
//shuangyashan.dbw.cn  2025-09-19 07:46:36

  本报讯(杜佼杰 记者 郭林林 康赫之)全市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文联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工作理念,以“勤学习强能力、重调研善谋划、优作风重实干、抓落实提质效”工作要求,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服务大局,以能力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全市文艺事业呈现新气象、实现新发展,为我市文化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文艺发展“向心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健全组织体系、筑牢廉政防线,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深化理论武装筑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集中学习12次、专题研讨6次,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创新学习载体,打造“文艺大讲堂”“红色文艺课堂”特色品牌,组织文艺工作者赴红色教育基地实地研学4次,累计撰写心得体会86篇,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听”向“主动悟”转变,切实把思想自觉转化为推动文艺工作的行动自觉。健全组织体系强基础。针对基层文联组织建设薄弱的短板,将区级文联组建作为“攻坚重点”,通过多方协调、精准对接,成功推动尖山区、岭东区、四方台区和宝山区4个区级文联成立,实现全市区级文联组织“全覆盖”,为团结凝聚基层文艺力量、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强化廉政建设优生态。以“清风正气护航文艺”为目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8次,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纪委会议精神,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12个,制定防控措施18项,构建“风险可防、漏洞可堵”的防控体系。

  夯实阵地建设,打造文艺事业“主阵地”。聚焦“强队伍、建平台、搞活动”三大核心任务,通过分层分类抓培训、创新载体建阵地、围绕节点搞活动,不断夯实文艺事业发展根基,激发文艺创作活力,让文艺阵地成为能力作风建设的“实践课堂”。精准培训提能力。针对干部队伍业务短板,开展“业务大讲堂”12期,围绕公文写作、活动策划、文艺创作等专题进行培训,培训干部300余人次。创新“师徒结对”培养机制,安排业务骨干与新进干部“一对一”帮带,通过案例评析、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专业素养。数字赋能拓阵地。升级改版《双鸭山文艺网》,开设“文艺动态”“名家风采”“作品展示”等专栏,累计推送专题信息156篇。打造线上“文艺展示窗口”,主动拥抱新媒体,开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发布文艺作品和活动资讯286条,让文艺声音通过“指尖传播”触达更多群众,有效提升双鸭山文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主题活动聚人气。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群众文化需求,先后组织“冰雪同梦迎亚冬”摄影展、“巳巳如意迎新春”游园摄影展等特色活动36场。举办民间艺术展,展出剪纸、鱼皮画等作品260幅。联合市群艺馆举办“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云展览,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文艺魅力。

  坚持文艺惠民,彰显文艺服务“暖民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开展文艺惠民活动,让文艺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化文艺志愿服务。统筹各文艺家协会力量,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社区、乡村、校园开展惠民活动。其中,书法家协会为居民写春联送福字2000余副,美术家协会开展社区艺术培训12次,戏剧家协会赴县区开展文艺指导8次,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6场,用“文艺温度”传递“民生温情”。加强采风交流培训。引导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基层”,组织各类采风交流活动激发创作灵感。美术家协会组织写生教学6次;民间文艺家参加国家级展览交流4次;摄影家协会开展采风活动8次,并赴外地交流学习;音乐家协会组织会员观摩学习12次。通过实地采风和艺术交流,拓宽了文艺工作者的视野,激发了创作灵感。推动精品创作生产。以“出精品、出人才”为目标,引导各文艺家协会聚焦时代主题、挖掘地方特色,全力推动精品创作,今年以来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000余件,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86项,以高质量文艺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市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文艺力量。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