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全国鸟类环志监测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宝清召开
//shuangyashan.dbw.cn  2025-09-17 07:30:22

  本报讯(首席记者 马淑芬)9月11日至15日,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和草原候鸟动态监测保护创新联盟共同承办的“2025年秋季鸟类环志监测技术交流研讨会”在黑龙江宝清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新疆等地区的鸟类环志专家、湿地生态学研究员及自然保护地科研工作者共计80余人参会。

  本次交流研讨会主要内容包括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经验交流、候鸟监测新技术介绍和鸟类环志监测野外实践等。会议期间,来自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等多个地区的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代表共作了17场主旨报告、7个保护经验交流。为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深度融合,与会人员深入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鸟类环志外业实习与实地调研。

  “鸟类环志是通过在鸟身上佩戴标记物,从而了解鸟类的生物学信息以及迁徙规律的一种科研活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江红星说。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全国60余处重要鸟类栖息地的监测网络,累计环志各类鸟类超过400多万只,为禽流感等重大疫源疫病的预警防控提供了关键依据。

  多年来,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度重视鸟类保护及监测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监测设施设备,组建专业监测队伍,逐步构建起一套较为完善的鸟类监测体系。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校、单位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开展鸟类研究项目,为科学保护鸟类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鸟类资源保护、监测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黑龙江省是我国鸟类环志规模最大的一个省份,年均环志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七星河保护区位于黑龙江三江平原腹地,是‘中国白琵鹭’之乡,也是丹顶鹤等鹤鹳类、雁鸭类水鸟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而且七星河保护区在鸟类保护特别是白琵鹭、鹤类保护上做出了非常重大的成绩。交流研讨会不仅可以提升七星河湿地在水鸟保护特别是鹤鹳类保护上的重要价值,也必将为我国候鸟迁徙通道的保护提供重要的支撑。”江红星说。

  本次研讨会系统交流了鸟类环志与监测保护的前沿技术和先进经验,通过理论与实地结合的形式,显著提升了鸟类环志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国际化水平。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全球候鸟保护贡献了中国经验与技术力量。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