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拉满招商“进度条”推动项目“加速跑”
//shuangyashan.dbw.cn  2025-09-16 05:15:10

宝清县抓招商上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记者 于博

  以非常之举加大招商引资,以非常之策加快项目建设,以非常之力加强攻坚克难,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年来,宝清县牢固树立“招商为先、项目为王”鲜明导向,聚焦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努力强化大招商、招大商,着力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全力做好强产业促发展这篇大文章。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全省第8,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10,税收收入实现翻番增长。

  招商引资热潮起,项目建设正当时。今年以来,宝清县继续以满弓满弦的状态大抓招商、紧抓项目、全力拼经济,1至7月份,共签约项目24个,实际利用内资完成46.2亿元,同比增长40.4%;推动17个产业项目开复工建设,完成投资6.4亿元,实现招引和落地“双跃升”,为加快打造“龙江高质量发展最强县”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谋定而动——从“漫天撒网”转向“靶向招商”,推动招商引资提效

  以“科学定位”找准“发展赛道”。聚焦“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立足宝清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深入分析“有什么”“要什么”“干什么”,确立了打造“五地一城”、建成“龙江高质量发展最强县”发展定位,锁定了六大主导产业发展赛道,谋划储备各类项目345个、投资额近800亿元,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夯实了项目支撑。

  以“链式思维”锁定“招商目标”。积极从“项目思维”向“链群思维”转变,围绕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产业链上中下游短板弱项,对优势产业机会、招商引资项目、目标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完成32个项目“三单一书”编制,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以“第一力度”推进“一号工程”。坚持一把手挂帅奔跑招商,高频次奔赴京津冀、江浙沪、鄂豫皖等前沿地区,拜访重点企业,推介招商项目,接洽合作事宜,用脚步丈量合作诚意、扩宽“朋友圈”。累计对接企业、园区、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170余家,成功挖掘重点招商线索75个。

  创新突围——从“被动承接”转向“攀高逐新”,推动产业发展提能

  聚焦提升食品、能源、化工、文旅、贸易产业层次,精准开展敲门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新质项目落户,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延伸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聚焦“农头工尾”,深挖玉米加工产业链,先后引进万里润达、米高等企业,形成年加工玉米150万吨,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20万吨赖氨酸、8万吨高效钾肥的产业集群。聚焦“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成功招引江浙食品产业园项目落地,年可屠宰生猪100万头、鹅鸭2000万只,生产预制菜2万吨、休闲卤制品5万吨,有效补齐畜禽和食品深加工短板,加速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立足打造龙江东部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和对俄贸易内陆港,不断巩固扩大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优势,持续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总投资15.8亿元的冷链物流项目,同步推进“海关监管仓库”建设,实现了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生产加工、贸易服务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加快打造央地合作示范区。积极有效吸引大资本参与地方煤矿资源整合、升级改造、合作经营,整合保留30万吨以上煤矿12家,双柳煤矿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一级标准化地方煤矿,2024年煤炭产量达1100万吨;双柳120万吨洗煤厂、盛鑫合60万吨洗煤厂相继建成投产,煤炭年洗选能力达635万吨。成功推动国能电厂两台2×600MW机组由应急调峰储备电源转为投产项目,腐植酸中试项目投产;围绕央地合作共建国能宝清生物科技化工示范园区,全力推进化工园区评级和认定工作,加快推动2000吨褐煤蜡、25万吨腐植酸等项目落地,全力推动“煤头电尾”“煤头化尾”产业裂变升级。

  加快打造康养文旅目的地。锚定建设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北大荒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创新打造翡翠湖、东湖、彩云岭、知青小镇、梨树湾等景区景点,加快推进冰雪温泉酒店、文旅产业创意及消费聚集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举办宝清马拉松、芝樱音乐节、村BA等特色文旅活动,有效促进农文旅、商文旅、文体旅、城文旅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乐购”全要素旅游产业链条和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

  加快打造东亚农业“硅谷”。全力支持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项目建设、科技攻关等工作,并坚持趁热打铁、紧盯不放,最终在全国多地激烈竞争中,成功争取东北亚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落户宝清,将推动宝清发展成为全省乃至东北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示范者、引领者。

  加快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区。聚焦“风光水火储”多能协同,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吉能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成为国家级“双示范”项目(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和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八五二农场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可研编制阶段;大唐20万千瓦及国能10万千瓦风电通过项目核准,计划10月底开工建设。预计“十五五”末,新能源发电量达30亿千瓦时/年。

  躬身入局——从“坐等服务”转向“主动上门”,推动项目建设提速

  集结“攻坚力量”,按下“快进键”,拼效率、抢进度: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推进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日调度、周报告”,强化项目建设“全周期+全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项目快引、快落、快建、快投。坚持把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累计投入资金17.5亿元,加快实施双创平台、中草药加工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

  树立“有解思维”,不做“旁观者”,拼服务、抢主动:持续深化“宝事保办”服务品牌,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涉企服务事项17项,并指定专人全程代办帮办项目审批事项。同时,坚持把项目的问题清单变成政府的责任清单,全力破解用地、用能、资金等方面问题,去年以来,共保障项目用地618公顷,有效解决困扰国能宝清露天煤矿3年之久的生产接续用地难题。

  企业纷至沓来、项目相继落地,一批具有“含金量”“含新量”的优质项目正为宝清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建设经济实力强、发展活力足、城市魅力大、幸福指数高的现代化双鸭山贡献了更多更大力量。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安贺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