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能加速度 暖心服务显温度
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军)提供错峰服务300余次,受理疑难问题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升格拉满”……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落脚点,持续创新优化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工作效能与政务服务水平,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惠企实效,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新生态。
创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机制,努力破解疑难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流程梗阻、材料繁琐等“办不成”问题,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兜底,与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建立“受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管理机制。某企业因采购玉米、大米需对接优质供应商,但受限于信息不对称及市场渠道分散,短期内难以匹配合规货源,通过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政企联动平台展厅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将诉求告知“办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员快速为其匹配并成功对接粮源供应商,解决了原材料供应问题;某养殖场因对新出台的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理解不足,提交的环评报告被多次退回,“办不成事”窗口人员得知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全程指导补正材料、对接审批流程,推动手续顺利办理,切实打通梗阻问题,助力企业化解办事难题,受理的20件疑难问题全部办结。
创新“潮汐窗口”动态调配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潮汐窗口”是根据人流量和业务量的变化动态调整的综合性应急窗口,一旦发现某类业务出现排队人数较多、群众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如遇到季节性业务高峰(公积金年末租房提取)、临时性政策调整导致业务量突增(社保养老认证)等情况,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及时启用“潮汐窗口”,调配人员分布,对办事群众进行分流引导,使有限的窗口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保障窗口有序运转,实现“窗口拥堵分流办”的目标。“潮汐窗口”成立以来为养老认证、租房提取公积金和不动产集中办照等业务人群提供服务,年办件量1.2万余件,办事者平均排队等待时间缩短至15分钟。
创新实施“午间轮休+节假日预约”不打烊服务措施,彻底打破时间壁垒。为解决“上班没空办、下班无处办”难题,市政务服务中心优化制度设计,延伸服务时长,针对高频服务事项推行“午间轮休+节假日预约”不打烊工作模式。在每日11:30-13:30午休时段,调配窗口资源,安排工作人员轮值“午间服务区”,办理具体业务,对于当场无法办结的业务,一次性告知后续流程及所需材料,提供跟踪指导,有效破解政务服务与群众工作作息重叠冲突的矛盾,满足错峰需求。针对法定节假日办事需求,推行双轨预约机制:周六常态化延时服务1天,集中办理医保、公积金提取、税务办理、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遇5天以上法定节假日,群众可通过预约服务热线提交预约信息,窗口部门将在规定时间内对申请人进行指导核验,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与相关流程,确保预约当日顺利办结,实现政务办理与假期的无缝对接,政务服务“按时办”向“按需办”的质效跃迁,办事群众一致给予点赞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