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挠力河畔西风嘴子伏击战
//shuangyashan.dbw.cn  2025-08-29 07:27:23

褚建平

  在饶河农场境内,距十七队3.5公里的挠力河畔的西风嘴子,抗联第七军曾打过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击毙日军少将日野武雄等39人,我军无一人伤亡。伪满洲国《大同报》在1938年10月20日的报道中哀叹“满洲国防一名将星殒落”。此战振奋了抗日军民,使侵华日军受到重创。

  这一年的9月26日夜晚,我地下交通员朴永山同志将一份紧急情报送到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部。报告称伪满洲国军政部要员日野武雄少将前来巡视边境防务,在40多名武装军警的保护下今天已乘船来到饶河县小佳河集团部落。他们在一两天之内就返回饶河县城。

  这真是送到嘴上的肥肉,我们不能不吃。当时,第七军军部的密营在老鹰沟。大部队都在同江、抚远、富锦、虎林一带活动,家里只有一个警卫连和一个少年连。留在密营的代理军长崔石泉和从同江回军部汇报请示工作的一师副师长姜克智,经过商量,决定由姜克智任总指挥,率警卫连采用伏击战术消灭这股来敌,狠狠地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警卫连有30多人,他们都是地形熟、枪法准、战斗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一听说叫他们执行伏击任务,个个乐得直蹦高。

  27日下午,崔石泉和姜克智亲自率队从老鹰沟出发,直奔西风嘴子,卡住咽喉要隘,决心歼敌于挠力河畔。

  西风嘴子是位于挠力河下游的一个小山包,它像从那丹哈达拉岭余脉的丛山中蹿出的一只老虎,尾连着老鹰沟,头在挠力河喝水,是挠力河主航道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打伏击地形最有利。

  从密营到西风嘴子有20多公里。由于灭敌心切,又是熟路,指战员们如同脱缰的骏马,沿着起伏的山岗,在密林丛中疾驰而行。黄昏之前,按时到达了目的地,他们立即在北山头和两山坡构筑工事,挖掩体,插树枝,做好了伪装,分两道防线进行埋伏,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从旱路计算,小佳河离西风嘴子只有15公里,从水路走就变成了60多公里了。因为挠力河床的大转弯,有的地方又会遇上近似360度的回旋弯,转悠半天也走不出几里地。埋伏了一宿的战士们,摩拳擦掌,急不可耐,锋利的目光逼视着挠力河面。28日10点左右,远处传来了马达的突突声,日军的汽艇来了。熬了一夜的战士们顿时精神抖擞,倦意全消,立即检查了武器,把子弹推上枪膛。只见日军汽艇沿着蚯蚓形状的河道转过一弯又一弯,由远而近,直奔西风嘴子而来。300米、200米、100米……日野武雄少将直挺挺地站在甲板上一动不动,望远镜紧紧贴在眼眶上,直视着西风嘴子山岗。仅隔几十米远了,姜克智一声令下:“打!”步枪、机枪就像开锅一样,子弹像刮风似地向甲板上扫去。刹那间,日野武雄少将和他周围的十来个随从都被撂倒在甲板上,其他敌人仓惶应战,乱成一团,他们的机枪射手还没到位就丧了命。汽艇想夺路逃走,几十米宽的河道被密集的火力网封锁得严严的,根本就逃脱不了。我部居高临下,打得非常痛快。汽艇驾驶员被子弹穿了个贯通,拽着舵盘倒向了一边。汽艇嗡地一声向北岸蹿去,一头扎在那里不动了,尾部慢慢地沉入水中,还击声也停止了。战士们厉声喊道:“缴枪不杀!”干喊也没有动静。大家又像打靶似的,集中目标,对准船舱进行了猛烈的射击。打了一阵,见船上根本没有还击的声音。姜克智把手一挥说:“停止射击!”枪声立即停止了。战士们又喊了起来:“缴枪不杀,你们赶快投降吧!”喊了一阵,船上还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姜克智又命令战士划船冲上去看一看。有两个战士从西风嘴子鱼亮子上借了一只渔船,一名战士划船,一名战士端着枪,径直冲上了汽艇,只见几十具日军尸体横倒竖卧,都被我们击毙了。战斗只用了几十分钟就结束了,小分队战果辉煌。经过打扫战场,包括那位大名鼎鼎、威风凛凛的伪满洲国军政部要员日野武雄少将在内,甲板上躺的、船舱里卧的,一共39具尸体。还缴获机枪1挺,长枪27支,短枪10支,子弹4000多发,望远镜1架。有一名战士写了一个小纸条贴在了舵楼上:“警告小鬼子,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下场!”我小分队无一伤亡,满载胜利的喜悦,安全迅速地回到了密营。小佳河地区的人民群众奔走相告:“日本来了一船人,连那个了不起的大官儿都被抗联在西风嘴子打死在挠力河里了。”他们赞扬说,抗联战士真像天兵天将,神出鬼没。

  挠力河畔伏击战的胜利,更加激发了抗联战士抗日救国、英勇杀敌的革命斗志,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联的热情。

  (据饶河县相关历史资料)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