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让文化成为美丽乡村的“新封面”
//shuangyashan.dbw.cn  2025-08-28 07:21:51

本报首席记者 杨昕宇 记者 孙琳

  8月25日上午,集贤县非遗项目传承人田承坤在福利镇光辉村指导游客,用大红纸剪出了一张“金鸡报喜”;集贤镇顺发村新建了文化广场,仅秧歌队就有四五十人,大家过日子的精神头儿越来越足;升昌镇将纸板画课程设置在学生课堂里,让乡村的孩子们留住乡土记忆……

  乡村振兴路上,文化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近两年来,集贤县发挥乡土文化优势,聚焦新时代乡村群众的期盼,推动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等资源转化,用文化为美丽乡村建设绘就“新封面”。
 

  回应百姓增收关切

  一片荷叶、一朵莲蓬和一只小鸟的组合,看似简单,因为七八层苇片的粘贴组合和深浅巧妙的细致刻画,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芦苇自然的色调衬托着铁灰色的布质扇面,画面和谐生动,意趣盎然,让人爱不释手。8月25日上午,记者在集贤县永安乡长发村见证了芦苇从“莆草”到“艺术”的升华。

  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集贤县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在尊重和激发“守艺人”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基础上,借助既有资源,结合乡村劳动力的特点,兼顾传承和创新,培育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开发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打造富有特色、能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文旅产业。同时,通过梳理整合域内非遗、传统手工艺资源,以县文创产业园区为文化产业“高地”,将其与当地经济文化等生产要素有机整合,探索乡村文化产业“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的整体优化路径,优化文化生态生存、生产环境,推动非遗以“手造”的崭新面貌出村、破圈、进城、走向世界。

  村民吴珊珊是集贤县天益芦苇画有限公司员工,从去年开始在公司学习芦苇画制作,现在已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借助芦苇天然的纹理,加之烙笔的精细刻画及堆砌,赋予芦苇画十足的立体感,让一花一鸟一叶一鱼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深受市场欢迎。

  不只是芦苇画,通过“集贤好手艺”“集贤文尚”等路径,集贤县还推动灯熏画、旋风剪纸等“集贤手造”更现代化、生活化,帮助激发市场需求、拓宽销售渠道,用“手造”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产业繁荣,打开共同富裕之门。
 

  舒心的日子动起来

  新时代的乡亲,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集贤县发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势,以更具特色、更显活力的群众文艺活动,为乡村百姓带去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8月1日,集贤县兴安乡保胜村第十一届农民运动会暨“振兴杯”村BA篮球赛开赛,吸引了周边近千名村民参与。保胜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斌表示,运动会办了十一届,就盼着乡邻们在一起乐呵乐呵,更借这机会多走动、多亲近,把心聚得更齐,日子过得更和睦。

  这是集贤县乡村文化活动的缩影。近年来,集贤县把培植壮大乡村大型文体活动作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通过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政策扶持、机制保障等举措,集贤县八个乡镇培植壮大各具特色的民间文体活动品牌和团体,用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活动,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快乐,使农村“文化味”更浓,文化“农家味”更香,成为宣传文明实践、乡村振兴路上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在系列文化活动中,集贤县还依托域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启动建设乡村记忆。

  8月20日上午,在福利镇红联村的抗日纪念馆参观之后,江西游客李成祥和伙伴们一起,到集贤县福利镇东荣村“李兆麟智取玻璃岗”旧址纪念碑前聆听抗联故事。

  通过全域推进的方式,集贤县广泛发动群众、在外名人、村庄老人搜集和整理老照片、老物件等方式,以各村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用红色载体打造、红色景点创建、红心党性锤炼、红色文化宣传等系列工作,把红色资源“亮”出来,让红色故事“火”起来,让红色教育“活”起来,让“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名县”名副其实,为全县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探路先行。

 

  乡土美学日趋流行

  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核心看点在于保持乡土本色。依托“一山一水一带”文旅体系,集贤县全力提升乡村建设文化品质,整合多方力量打造新型艺术乡村观光带,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标识,赋能乡村振兴。

  福利镇“三一二五六部落”就是“艺术IP”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2023年,集贤县以筹备旅发大会为契机,在讲好乡村故事中持续创新,在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两大景区的交通沿线村屯,精心策划并绘制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彩绘,其色彩斑斓、主题鲜明的墙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集贤县乡村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旅游气息。

  彩绘作品把中国传统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以独具集贤特色的红色文化、垦荒文化、满源民俗等为创作对象,生动展现集贤县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同时,作为农业大县,集贤县重点围绕丰收场景墙画展现地域特色。金灿灿的稻穗低垂,农机穿梭田间,农民笑容灿烂,将丰收的盛景与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定格,彰显着当地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弘扬乡土文化的过程中,集贤县还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导当地坚持全民参与乡村文旅建设。在集贤县华平绿香园、东发村绿创园果蔬基地、永胜生态农场等农文旅综合体建设发展过程中,充分调动周边村民参与,提高村民参与能力和参与程度,由单一的乡村设施农业建设,向构建田园综合体式的新生态链的转变,推动乡村经济、文化持久发展。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