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聆听红色故事 传承铁血荣光
//shuangyashan.dbw.cn  2025-08-26 06:03:00

  本报记者 杨启坤

  初秋,饶河县大佳河乡的乡间小路上一行人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踏着晨光走向退役军人李忠清的家。这不仅是一次寻常的走访慰问,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大佳河乡年轻的乡干部们围坐在一起,听老兵讲述烽火岁月,让铁血荣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一间老屋:藏着烽火记忆

  “这个荣誉证书,是我在部队里得的。”李忠清从木箱里取出红绸包裹的证书,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老人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里仿佛藏着无数故事。乡干部们屏息凝神,听老人回忆起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零下四十度,我们趴在雪地里,就为了等冲锋的命令……”

  慰问品被轻轻放在地上,乡党委书记刘新波握着老人的手说:“大爷,您的军旅生涯的经历是全乡的宝贝,我们不仅要照顾好您的生活,更要把您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老人咧开嘴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欣慰:“只要你们还记得,我们当年的苦就没白吃。”

  一场对话:让红色基因流动

  “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该从过去的岁月里学些什么?”年轻干部小张忍不住提问。李忠清沉思片刻,指着墙上的国旗说:“学担当。我们那时候扛枪打仗,是为了让国家站起来;你们现在在岗位上干事,是为了让国家强起来,都是一个理儿。”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年轻干部们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乡宣传干事小林想起自己平时整理材料时偶尔犯的“小懒”,脸颊微微发烫:“比起前辈们在战场上的生死考验,我们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算得了什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老兵的故事里对照自己的工作,不知不觉间,“责任”“担当”这些词有了更鲜活的注解。

  临走时,李忠清坚持要送大家到门口,他挺直微驼的脊背,敬了一个不太标准却无比郑重的军礼。乡干部们齐刷刷地回礼,阳光洒在彼此身上,仿佛完成了一场无声的接力——老一辈的精神火种,就这样传递到了年轻一代手中。

  一种传承:让拥军情暖人心

  “李大爷的故事,我们要录成视频放在乡文化站里。”回到乡政府,大家立刻商量起后续计划。其实,这样的走访慰问只是大佳河乡“红色传承”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乡里不仅为全乡退役军人建立了“一人一档”的关怀台账,还组织中小学开展“听老兵讲故事”主题班会,让红色教育走进课堂。

  “慰问不是简单送点东西,而是要让退役军人感受到,他们的贡献永远被铭记;更要让年轻一代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惠的话道出了活动的深意。如今,在大佳河乡,“军爱民、民拥军”早已不是一句口号:逢年过节,村民们会自发去看望退役军人;退役军人有困难,乡干部第一时间上门解决;征兵季时,年轻人争相报名,说要像老兵那样报效国家。

  夕阳西下,李忠清家的烟囱升起袅袅炊烟。这场跨越代际的红色对话,不仅温暖了老兵的晚年,更在大佳河乡的土地上播下了传承的种子——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璀璨如新。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安贺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