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见习记者 张梦雪
“看见群众关心的小事,一件件地解决了,我们这心里真是太高兴了。”“镇村干部对待我们就像亲人,生活无忧虑了,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群众的期盼所在,便是工作的重心所向。近年来,宝山区七星镇党委政府始终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以真心换真情、用实干暖民心,让一件件民生实事从“纸上承诺”变为“眼前实景”,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心头悄然滋长、愈发醇厚。
架起党群连心桥,办好民生暖心事。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桥梁安全隐患和出行难题,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深入实地勘查,耐心倾听民意,科学制定整修计划,破解民生堵点。
2022年,通过积极争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对上游村年久失修、雨季漫水的桥涵进行彻底改造——新建了一座长50米、宽6米、承载力与过水量大幅提升的坚固桥梁。从此,村民“雨天过桥心不安”的顾虑彻底消散。
2024年,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对杨木岗村村内开裂松动的小桥进行了维修加固;针对过水量不足、易淤堵的田间桥,则采取扩大涵管管径、增加涵管数量、清理沟渠、加固桥面等措施,确保水道畅通无阻,农田被淹的隐患也因此迎刃而解。同年,华新村入村桥的维修加固及河道护坡改造工程也如期完成,雨水漫道问题得到根治,村民彻底告别了“雨天绕水走”的烦恼。
啃下了“过河难”的硬骨头,再向“行路难”的痛点发力。面对部分村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出行困境,镇党委政府将道路硬化列为重点民生工程。
今年以来,集中力量对4条通行率较高的村内道路实施硬化与平整,平坦干净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段终末路硬化了,村民出行问题改善了,大家都感到非常满意。”上游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锦强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在道路及桥梁改造过程中,镇里始终严把工程质量关,从规范流程、标准施工到全程专业监督,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在改善出行条件的同时,镇党委政府还着眼于提升农村生活便利度,主动协调区邮政局与各村“两委”,构建起覆盖全镇6个行政村的快递服务网络。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固定收发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取件、发件,成功打通了网购“最后一公里”。
不仅如此,民生关怀也延伸到了特殊群体,镇里定期组织包村领导、干部下乡探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众,送上温暖关怀;联合区人民医院开展“送医药下乡”活动,深入村屯为群众免费义诊、普及健康知识,累计发放健康手册500余份,把健康与守护真正送到百姓身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架一座桥、铺一段路、设一个快递点,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则是群众心中的‘大事’,更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七星镇党委负责人表示,为民办实事,不能止步于“完成任务”,更要追求“群众真满意”。今后,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实干担当回应群众期盼,不断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奋力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