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昕宇)传承抗联精神,启航时代新程。8月21日,集贤县精心创排的红色舞台剧《烽火七星山》在县文广大厦一号演播大厅公开展演。连续三天、每天一场,以“七星山抗联密营”为叙事主线,精心设计沉浸式剧情,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重温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据了解,《烽火七星山》是集贤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支持下,集贤县精心创排、倾情打造省级文化精品,旨在进一步挖掘本地抗联文化,传承、弘扬伟大抗联精神。该剧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的重要论述,以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中共下江特委书记刘忠民、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李敏等事迹为原型,用宏阔的视角、深情的笔触、独家的细节、经典的影像,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画卷,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七星山雄踞完达山脉北麓,俯瞰三江平原,山势险峻,在抗战初期就成为抗联队伍的重要活动区域,抗联独立师、六军、三军、八军、五军、四军先后在这里建设兵工厂、被服厂、后方医院、军政干校、营舍等,成为东北抗日联军三、四、五、六、八、十一军等6个军规模最大、功能较全的重要后方密营。舞台剧《烽火七星山》故事就取材于七星山一带发生的东北抗联历史事件。与传统话剧“高于生活”的艺术理念不同,红色题材作品必须严格遵从史实,集贤县组建了由老促会、党史等领域专业人员组成的顾问团队,与主创人员和演职人员一起,在宏观史实与细节考证之间反复锤炼,多次到七星山重走抗联小路,踏查兵工厂、被服厂、后方医院等抗联遗址遗迹,感受抗联战士面对的艰苦环境和坚定信仰。
在舞台剧排演期间,集贤县还创新打破“专业”和“业余”界限,在专业演员排演角色的同时,在全县机关、学校、社区、农村等招募“业余演员”20余位,共同参与到剧本阅读、角色研究和舞台排练中。演出期间,“专业”和“业余”交替主演,在以第一视角讲述抗联故事的同时,让群众从观众变成表演者,变成历史事件和革命精神的“再创造者”。这种亲身参与的体验式学习,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传承革命精神与提升文化技能的有机融合。
在21日演出中,千余名观众在第一幕就被舞台上强烈的现场感吸引:缴获物资建密营、突破封锁送给养、战胜困难有信仰……12幕场景全景式展现东北抗联独立师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与日寇殊死搏斗的壮丽画卷。“我是中国人”“我要入党”“你们永远也打不垮共产党人的信仰”“南满有集安,北满七星山”……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激昂在剧场,泪湿了现场观众。“我感觉特别震撼!每一场戏都深深吸引我,特别是对‘你们永远也打不垮共产党人的信仰’这句台词印象极深刻,将永远激励我!”机关干部米峰表示。“以前都是通过书本和参观史馆了解这段历史,这次看到有血有肉的表演,感受更深,也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观众杨亮生感慨地说。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伟大时刻,我们排演舞台剧《烽火七星山》就是要以艺术化的表达方式,生动诠释东北抗联精神,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集贤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瑜介绍,“以‘抗联魂’为核心纽带,通过舞台艺术与红色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能提升文化传播的感染力与影响力,还将探索‘演艺+旅游+教育’的产业增值路径,为集贤县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