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军)双鸭山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4条措施出台以来,市发改部门始终紧紧围绕市委打造政务、政策、要素、政商、法治“五个高地”要求,建立了双牵头的工作推进机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助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造公平竞争政策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畅通市场主体问题反馈渠道,公开征集有关问题线索,定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和清理整治工作。持续破除民营经济发展壁垒和不合理限制,依法平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本地企业和市外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做到惠企政策一致、市场机会均等。
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统筹相关部门和各县(区)进一步深化服务民营企业大走访行动,在完成域内4248家目标企业走访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诉求,持续用好问题诉求“收集-办理-反馈-跟踪问效”工作机制,着力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优化服务强化金融支持。市发改委会同双鸭山金融监管分局统筹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建立了双鸭山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市累计走访三类经营主体2.8万户,授信金额102.8亿元,放贷金额75.9亿元,贷款户次1997次,有效满足了相关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缓解了资金压力。接下来,继续发挥工作机制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走访力度,提高“龙信融”小程序的使用频次,鼓励银行机构改进业务流程,优化金融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经济平稳运行贡献金融力量。
助力民营企业设备更新。充分发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政策牵头抓总的作用,持续统筹开展“两新”政策宣传解读工作,积极助力民营企业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以设备更新带动行业升级。目前,我市2户民营企业的3个项目,已被纳入2025年第一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项目清单,将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195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