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翡翠湖:“生态美”与“文旅兴”共生共赢
//shuangyashan.dbw.cn  2025-08-14 06:21:48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在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核心区的宝清县,一座曾经因违法开采而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出生态与经济同频双赢的魅力。

  宝清县通泰源页岩矿曾是生态“重灾区”,由于原矿山责任人违法开采,造成山体裸露、植被破坏、土地占用等严重问题,曾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列为反馈问题。

  坚定整治决心,近年来宝清县聚焦生态修复与价值转化“双向发力”,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将“环境疮疤”变为“生态屏障”,书写了一段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传奇,为废弃矿山治理和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范例。

  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治理项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确保整改到位。同时,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破坏行为,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惩,追缴违法所得近9000万元。

  顶住财政压力,争取专项债2654.3万元用于生态修复,完成48.7356公顷的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削坡减荷、土地平整、植被恢复等,并完成园区内水系工程,将污染死水变为清澈活水,基本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

  注重品质提升,把“历史包袱”转化为“发展机遇”。在整治过程中,根据矿坑内水体碧绿的特点,探索实行“生态综合修复+衍生产品植入+数字空间改造”的模式,将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延伸为开发翡翠湖矿坑森林公园。

  通过实施分区治理,依据矿上遗存和地形地势,设置植被恢复区、地质灾害治理区和景观再造区等。对标“国字号”标准,与上海万境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合作,投入6580万元打造六大功能区,其中“疯狂卡丁车”运动区成为全亚洲最长的室外卡丁车赛道。

  翡翠湖的生态逆袭与价值重塑,成功将“废弃矿山”变为“金山银山”,释放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有效消除了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增加了地表硬化、绿化面积和地下水涵养,恢复了土地功能,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不仅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还为县域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场所,打响了“宝清旅游”品牌,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经济效益同样可观,翡翠湖公园开园半月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0万元,成为新媒体平台的“网红打卡地”,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汇聚了人气和商气。

  未来,宝清县将继续发挥翡翠湖矿坑修复项目的成功经验,在管理和运营上狠下功夫。通过狠抓落实,提高前瞻性,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引入专业管理团队提升旅游管理水平;重视人才,提升专业性,引进和培育旅游专业人才;加大宣传,达成联动性,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炼总结,增强普适性,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宝清经验”,引领更多地区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