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公室促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作为核心机关、中枢机关,市委办公室是执行市委决策部署的第一棒,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责任十分重大。
努力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年初以来,市委办公室坚持“党办姓党”,扛稳扛牢党建责任,促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干部工作作风有新转变、工作标准有新提高、服务质量有新提升。
突出政治引领,扎实开展“举旗定向”工程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以强化政治引领确保“三服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通过夯实思想根基、建强政治机关、推动融合互促,切实把讲政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筑牢思想根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运用室务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及“三会一课”等载体,组织全办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21次,持续提升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
严守纪律规矩,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高标准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80余次,开展“清明祭英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等主题活动,市委领导带头以双重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
突出主责主业,深化政治引领促业务提升。聚焦党纪学习教育、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点工作任务,深度挖掘“三服务”工作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管用措施和长效办法。目前,已有10篇经验做法在市级以上有关媒体刊发。
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悦读铸魂”工程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着力构建多元化学习体系,促进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见行见效。通过系统学习提素养、实践转化强服务、效能提升促发展,引导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过硬的党性修养、专业能力和务实作风,切实提升服务决策、服务发展、服务落实的效能。
构建学习体系,锻造学习型机关。丰富线上线下学习形式,强化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学”、组织生活“常态学”、青年干部“深化学”,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每季一测”等活动12次,组织开展业务大讲堂7期,举办专题读书班和讲廉政党课活动,更新完善“基本业务+”手册,细化岗位职责清单,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思想武器和实践力量。
厚植为民情怀,打造服务型机关。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4件民生实事纳入台账内容,全力协调帮助解决。常态化开展“我为社区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弘扬雷锋志愿服务精神”“举手投足、文明印记”等志愿服务活动6次,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锤炼过硬作风。
强化效能驱动,建造效能型机关。以创先争优事项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开展“工作细节问题”大讨论活动,推动工作精益求精、提质增效。年初以来,已获得市委以上主要领导批示19次,国安情报信息综合得分位列全省各市地第二位,四煤城首位;党内法规工作信息刊发数位列全省第一。
抓实组织基础,扎实开展“固本强基”工程
牢牢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固本培元、打牢基础上下真功夫、深功夫。通过选优配强支部班子、锻造过硬党员队伍、发挥群团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引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选优配强班子,夯实基层组织。切实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党员干部选配到党的组织机构中,加强党建工作力量。并扎实推进书记抓党建项目,务实求果。
严抓培育管理,锻造过硬先锋。强化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健全落实发展党员机制,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进一步育强了党建后备力量。
激活群团力量,汇聚奋进合力。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作用,将统战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统筹推进。市委办机关党委获市直机关“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先进单位,1名党员获“学雷锋”志愿服务之星称号,4名同志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强化纪律执行,扎实开展“正风护航”工程
抓到实、严到底,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通过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深化纪律规矩教育、织密日常监督网络,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以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护航“三服务”事业行稳致远。
压紧责任链条,拧紧管党治党责任阀。建立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推动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地,确保政治监督方向不偏差、效果不打折。
深化纪律教育,筑牢崇廉拒腐思想堤坝。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制定个人学习计划62份,开展专题理论学习和研讨交流6次,开展专题读书班1次,通过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织密监督网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抓实抓细日常监督。对新提职及新入职人员进行廉政提醒,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履职担当能力。加强党员“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