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胜雪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二九一农场始终锚定乡村振兴大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纽带,用红色初心串联垦地协同脉络,奏响了“党建强、融合深、产业兴”的奋进乐章。
过去三年,农场累计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11.6万亩,带动地方农民增收2780万元,为国家增粮2290万斤。“垦地融合就是打破农场是农场、农村是农村的小圈子。农场有良种、农机、技术等‘家底’,优势要辐射出去与乡亲们共享。党组织当‘黏合剂’,对接农场‘强’与农村‘需’,让资源、技术、效益活起来。”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强坦言。今年,农场通过创新实践,既实现自身跨越发展,更推动周边农业生产水平跃升,让红色动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机制筑基夯实垦地融合硬支撑
在这场垦地融合的征程中,二九一农场党委与集贤县党委、政府主动扛起“领头雁”责任,共同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协同工作格局。今年年初,农场党委便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列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棋”,纳入全年重点工作清单,第一时间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与周边市县建立月度会商、季度调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成功签订垦地合作战略协议,为融合发展定下“施工图”与“时间表”。
为了让合作走深走实,农场党委锚定规范化、长效化目标,依托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分公司农服模式和双鸭山市“双保双多”政策红利,量身定制《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从服务范围、流程标准到利益联结机制都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农场与集贤县联合创新“一主四包”合作模式,让地方农民吃下“定心丸”。
政策的温度,往往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入里。集贤县专门出台《2025年深化垦地合作实施方案》,对全程托管超500亩的村集体给予5万元补贴,合作面积超2000亩的种植大户每亩补贴100元。双向发力的政策矩阵,既彰显了双方推动垦地合作的坚定决心,更让“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落地生根。
组织织网激活协同发展源动力
今年,二九一农场党委以党建领航为核心“引擎”,联合县、镇、村三级党组织,成立由农场、乡镇党委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农场的农服党支部和集贤县福利镇东兴村、集贤镇顺发村成立临时党支部,合力打造“红蜂筑梦?垦地共兴”党建品牌,签署垦地党建合作框架协议,构建起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落地见效夯实了组织根基。
面对推进初期部分村干部和农民想不通、不敢试的顾虑,双方党支部巧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金钥匙”,先后联合开展7场次共学活动,用政策解读、案例分析解开思想疙瘩。一场声势浩大的敲百家门、入百家户、见百千人“三百行动”同步展开。2024年11月起,工作队历时110余天、行程2万余公里,与集贤县、桦川县各乡镇举办洽谈40余次,覆盖21个村屯。通过对比传统种植与农场托管的投入产出,终于让部分村干部和农民从观望犹豫转为心里有。
技术壁垒的打破,是融合深化的关键。农场农服党组织主动牵线,邀请农技专家深入集贤、桦川等周边乡镇,举办技术培训15场次、培训1820余人次;在福利镇东兴村、集贤镇顺发村,4场农业社会化服务观摩会接连开展,智能农机与先进技术的魅力直观展现。“田间课堂+示范对比”的模式,让北大荒标准化种植模式深入人心,实现了广大农民从认知认同到主动参与的华丽转身。
党员冲锋锻造服务“三农”先锋队
在垦地融合的火热实践中,二九一农场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起一支由39名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组成的垦地先锋党员突击队。他们按照“1名党员+N名农民”的帮扶模式,深入田间地头,扎实开展“五个一”服务活动,即为农民量身定制一份科学种植计划、精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定期开展一次技能培训、精心建立一个示范田块、全程跟踪一个生产周期。
春耕关键期,垦地先锋党员突击队创新推出包技术指导,确保种植质量;包机械调配,保障春耕进度;包农资供应,守护生产安全的“三包三保”行动。面对集贤县部分村屯春涝严重的难题,突击队队员挺身而出,组织10台(套)大型农机具跨区作业,日夜奋战抢农时,最终比往年提前5天完成播种,让农民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夏管阶段,突击队创新建立“田间诊所”制度,设立4个固定服务点和6个流动服务车,累计为地方农民解决植保难题100余个。在顺发村高产创建示范区,党员技术骨干大力推广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增有机肥的“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模式,既保护了黑土地,又为粮食增产夯实了基础。如今在党员的带动下,地方村屯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成长起来,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永久牌”骨干力量。
从机制筑基到组织织网,从党员冲锋到全员参与,二九一农场党委以“红蜂筑梦?垦地共兴”党建品牌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服务纽带、融合发展”的垦地共建新路径,实现了“1 + 1>2”的聚合效应。未来,农场党委将持续深耕“蜂巢矩阵”模式,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让红色旗帜始终在融合发展一线高高飘扬,让黑土地绽放更夺目的光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