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汩汩清水进家来 群众心里乐开花
//shuangyashan.dbw.cn  2025-08-06 05:59:06

  本报记者 杨启坤

  “以前接水得看老天爷脸色,缸里的水总带着点泥沙,现在打开水龙头,清凌凌的水直接淌出来,这日子越过越得劲!”8月5日,饶河县国营通河林场退休职工马光刚拧开自家新装的自来水龙头,看着清澈的水流欢快涌出,眼角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近日,随着饶河县国营通河林场自来水安装工程全面竣工,64户职工家庭及场部彻底告别了“挑水喝、储水用”的日子,用上了期盼已久的“放心水”。

  这场惠及场区百姓的民生工程,源于林场干部在年初走访中记下的一本“民情账”。通河林场场区建成年代久远,没有饮水设施。用车拉来的水浑浊成了居民的“心头堵”。“夏天还好,冬天路滑,挑水摔过好几次跤。”职工陈平的话道出了大伙的难处——水质不稳定,烧水壶底总积着一层垢;家家户户都备着大储水桶,遇上极端天气更是愁眉不展。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办实事的“指南针”。通河林场将饮水问题列为“为民办实事”头号工程,在属地政府大通河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班子成员带着县水务局技术员一次次踏查场区,踩着泥泞勘察管线走向,围着地图商议水源选址。“得兼顾安全和实用,既要符合饮用水标准,又不能让职工家属多跑路。”林场场长范玉明拿着修改了五遍的施工方案说,他们特意避开居民屋舍密集区,沿着场区主干道规划新线路,确保水流稳定又不影响日常通行。

  工程启动后,挖掘机轰鸣声打破了场区的宁静。地下管线错综复杂、部分路段仅容一人侧身通过,施工队硬是靠着“蚂蚁啃骨头”的韧劲,一点点清理障碍、铺设管道。林场工作人员轮班值守在工地,大到管道对接角度,小到水表安装高度,都盯着施工队按标准来。“有段路地下全是碎石,挖机进不去,工人们就用镐头一锤锤凿,手上磨出了血泡也没人喊累。”全程跟进的林场职工回忆道。

  当第一户居民家的水龙头流出清水时,围观的林场职工和家属自发鼓起了掌。如今走在场区里,总能听见类似的赞叹:“做饭再也不用先澄半天水了,孙子放学回来,直接接水就能喝,放心!”这汩汩清水不仅滋润了生活,更暖了民心。

  “通了水不是终点,得让群众一直喝得舒心。”饶河县国营通河林场正着手建立供水维护长效机制,定期检测水质、检修管道。从一本“民情账”到一股“幸福泉”,通河林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践行着“为民办实事”的承诺,让基层治理的温度,顺着每一根水管,流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安贺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