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2025年上半年监督工作简述
孙荣航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确保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
2025年上半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跟市委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紧贴民生福祉需求,坚定扛起强有力的监督职能,以务实有效的人大行动助推高质量发展,用履职力度践行“实力活力魅力双鸭山”,用法治温度描绘“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城”。
正确监督——当好“发展推动者”
聚焦经济运行关键环节,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等5项工作报告,为激发市场活力、扭转当前煤炭和钢铁价格下降的不利形势“出良方、献好策”。
针对地方政府债券管理这一关键领域,及时批复调整一般债券用途,有效发挥资金作用,为全市产业转型、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为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市人大调研组深入县区民营企业开展“沉浸式”调研,梳理出融资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政策服务仍需进一步提升等4类、12个问题,形成了《关于我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政府细化相关扶持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牢固树立“一线意识”,全力助推并投身于经济发展实践中。班子成员在开展包联企业走访工作中,深入59家企业,实地调研21次,累计排查出融资难等问题38个,当场解决生产许可证办理等问题17个,用实际行动助力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有效监督——当好“城市守护者”
在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上,为提高城乡品质、优化城市功能,听取审议了《双鸭山市2025年城市建设项目计划》,针对18个重点建设项目,提出因地制宜做好城市更新和加大维修路面、公园、广场等建议,推动政府将“高、大、上”的城市建设与社区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诉求相结合,提高市民满意度。
为守护好“生态双鸭山”这张名片,听民声、汇民智,对全民义务植树情况开展调研,并邀请12名基层代表和社区群众列席会议,共同审议《全市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时限+责任单位”的监督闭环,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说得算”成为人大监督工作成效的一项标准。
依法监督——当好“人民调解员”
针对市民关注的交通出行和安全问题,开展道路安全执法检查,实地查看重点路段,提出完善设施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等建议,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能力。
深入法院开展刑事审判工作调研,提出协同联动、司法公开等建议,督促法院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听取市检察院关于行政检察工作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督促检察机关加大行政诉讼监督力度。
为促进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调解,走访县、区基层司法所,详细了解我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建立统一信息共享平台、提升矛盾化解质效的建议。同时,加大司法涉诉案件信访调解力度,用人大监督的“刚性”与“柔性”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精准监督——当好“百姓代言人”
针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民生关切,人大调研组实地走访6所中小学、召开2场座谈会,针对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布局、强化治理、提升教育质量的建议,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面对就业结构性矛盾,组织代表深入厂矿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关于我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推动政府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强技能培训、加大就业资金投入。
为激活边境旅游发展动能,调研组走访旅游景区和运营企业,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建议,助力我市发展边境旅游,更好地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扎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跟踪督办农村饮用水安全、防空法执法检查等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用心用情呵护百姓的幸福指数,让群众感受到“代言人”的工作有质有效。
随着一个个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一个个发展成果惠及于民,人大监督的作用有效彰显,一幅以高质量监督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面在双鸭山铺展开来。
当前,市人大常委会正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聚力稳增长,奋战三季度”阶段目标,强作风、优环境、促发展。下一步,将继续立足监督主责,充分发挥地方立法保障作用,带领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以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加快建设经济实力强、发展活力足、城市魅力大、幸福指数高的现代化双鸭山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