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让山水在这里相逢
//shuangyashan.dbw.cn  2025-08-04 05:08:55

  ——集贤县文旅产业全域全时全面高质量发展见闻

  

  本报首席记者 杨昕宇

  这个夏天,集贤县以文化为媒、生态为介,在连续两年文旅产品“出圈”、火爆之后,继续深耕文旅IP,为文旅发展提供品牌流量效应。重走抗联小路、相约安邦花海、七星汇聚美食、湿地荷花盛开、消夏激情漂流、音乐邂逅啤酒……系列特色、网红、潮流活动和一个个重量级文旅项目,把集贤县一次次送上热搜榜。

  刘老根大舞台成员驻演七星山大剧场、百万级网红巡演景区、贯穿整个夏季的消夏音乐节,为集贤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新激情。这个夏天,美景、美食、美宿、美物,集贤打造的全系列文旅产品体系,让市民游客“游有所乐”“游有所获”。

  在川之巅·山水秀——游客蜂拥而来

  作为一个集森林(地质)观光、休闲度假、山地运动、科普教育、康养休闲、抗联文化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从2017年获批以来,“有山无水”一直是景区的“遗憾”。
 “景区要发展,就必须从‘观光’向‘情绪’‘体验’升级。从单一型向全域型转变、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从粗放型向专业化转变,满足了游客‘游’和‘玩’的双重需求,景区才能成为游客记忆里难以忘却的目的地。”集贤人对景区的认识清晰、发展方向明确。

  七星山并不是没有水。哈达密河贯穿整个园区,在公园内干流长8千米,平均宽度2米,水流时急时缓,宽窄变幻,是景区的天赋资源。

  “水来山不挡,山来水不避。这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山水相逢。”集贤县主要领导一锤定音。

  7月11日上午,随着礼炮轰鸣响彻山谷,集贤县七星山峡谷漂流开门纳客,9.8公里河道,用上半程“激情”、下半程“躺平”两副模式让游客既“过瘾”又“治愈”。乘着橡皮艇,时而俯冲、时而急转,飞溅的浪花“啪”在身上,瞬间暑气全消,尖叫声、欢笑声在青山叠翠里回荡……

  “出道”即巅峰,激情跌宕、百转千回的七星山峡谷漂流吸引大批游客,体验人数不断冲高,又一个属于集贤的文旅“神话”正在被书写。“山水相逢”的七星山,打破了旅游业对传统自然风景和历史人文景观的过度依赖,但文旅新业态的形成绝非“凭空建造”,而是文化、旅游、商业三者的有机融合。

  今年3月25日,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一纸招商公告搅热了集贤县:2000多平方米的半封闭式钢结构大舞台、53个寸土寸金的摊位限时招租,涵盖特色餐饮、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等各个方面;进入五月,大舞台如约营业,全天候接待游客,每场演出千余人在此游戏嗨歌;7月4日,景区再出重磅通知,每天16时30分后游客免门票进入,精彩节目、特色美食、喷泉水幕、灯光秀吸引游客蜂拥而来,景区天天爆满。

  整合文旅资源,“续航”绿水青山,“起飞”演艺文旅,拉动旅游消费,把“流量”变为“留量”,七星山在“山水相逢”中已然找到了一条更时尚、更多元的转型之路。

  在水之央·花鸟秀——爱情主题绽放

  这个夏天,“爆热”的还有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绿树环绕,波光映衬水面粼粼,荷花绽放,满园弥漫着芬芳的香气……这如诗如画的景致,就是暑期里的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7月19日,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荷花季游园活动正式启幕,在碧波荷影间为游客展现湿地盛夏生态文化之美。以“荷韵安邦乐游盛夏”主题,游客们走过全省最长的爱情主题公路——1314大道,围绕着万余朵盛开的荷花,在七夕绿地、不渝路、相思渡等一个个巧具匠心的景点感受、回味爱情的魅力。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在这场主题活动之前,日均七百余人入园人数,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求婚”“婚礼”等仪式,无不是游客对景区深挖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文化资源,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认可。

  凭借越来越深厚的文旅底蕴,集贤不断谋划“旅游+”活起来、火起来。

  今年春季,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白头鹤和丹顶鹤等纷纷回归湿地,引来摄影爱好者“蹲伏拍摄、流连忘返”。景区依托湿地宣教展馆、瞭望塔、观鸟长廊等连续开展科普宣教活动,用160多种鸟类、20余种鱼类等自然资源组成生态游“大餐”,奉献到游客面前。

  通过生态与旅游、生态与文化、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集贤县精心打造安邦河湿地休闲游,建设A、B两个园区。A区在自然资源中融入文化,打造爱情主题景区;B区以湿地采摘、文博馆、北大荒民俗风情园、海盗船娱乐城等综合性娱乐项目,在展示东北渔猎文化、屯垦文化、知青文化、民俗文化等的同时,又让游客收获儿童游乐探险亲子乐趣。

  山水相逢·民生秀——烟火之气升腾

  集贤文旅,一半是诗意。穿行“一山一水一带”旅游框架体系,青山作“笔”、绿水为“墨”,勾勒出森林康养、避暑度假、自驾研学、乡村民宿、冰雪体验五大产品体系。

  另一半是烟火。市井长巷,鲜活的集贤沸腾着酣畅的生活。集贤烟火气,是回味无穷的“大油边”,是“东北第一锅”,是集聚天南海北特色的街头摊点,更是开放包容的城市、热情好客的人民。

  近年来,集贤将厚重的红色文化、垦荒文化、东北民俗和城市烟火诗意完美结合,聚焦“早市不早”“夜市不夜”“文化景区”,发展“文旅+演艺、文旅+美食”等新业态,释放早购、夜食、景区游等烟火经济和沉浸式体验项目消费潜力。

  今年6月末,集贤县全新打造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向阳路早市投入使用,“占道经营”成了历史。新市场果蔬、肉蛋、水产等分区排列,既为摊贩创造了更好的经营条件,又有效提升了市容环境秩序,不仅为商户打造整洁规范的经营空间,还有效解决原早市面积紧张、交通堵塞的难题,极大便利市民日常采购与商户经营。市场还配备标准化排水系统、照明设施、公共卫生间,可容纳三百余辆车的停车场也即将投入使用,为居民购物提供全方位便利。最让商户们惊喜的是,新市场不限时,商户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延长经营时间,无形中增加了商户们的收入,收获了“早市不早”的意外效果。

  相比“早市不早”,集贤“夜市不夜”已然成了习惯。从2023年开始,“福利屯夜市”连续三年为市民奉献夜间休闲盛宴,在动感旋律与烟火香气交织中,精彩演出与特色美食邂逅,打造出“夜市不夜”闪亮品牌。每当暮色渐浓,华灯初上,“福利屯夜市”大红灯笼高高挂,映照着一个个商铺喜气洋洋。演员的强劲舞姿和着游客的欢呼声、呐喊声激情舞动,将夜市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城区有早市夜市,景区更让舌尖美味邂逅旅途美景。滋滋冒油的烤肉,色泽诱人的卤味,金黄酥脆的炸鸡,清凉解腻的果汁……找一个摊位坐下,来一份特色美食,浓浓的香味洋溢开来,衬着景区里的喧闹,美食美味一半走进了胃里,一半温暖了心田。

  “七星山景区摊位接地气又上档次,在这里走一走看一看,既可欣赏美景,也可感受城市的烟火气。”“餐位统一,管理规范,让大家消费更放心。”对于“高大上”的景区美食,天南地北的游客们连连称赞。

  烟火气连着人气旺。数据显示,全县今年接待游客数量、游客旅游消费数额比去年显著增长,在浓浓的“烟火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活力集贤。

  美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彰显着城市万家灯火里的烟火气息。近年来,集贤县从市民群众需求出发,在七星街、福双路、“农民城”等区域探索开放零售摊位,辐射带动消费聚集区,推动商业、文化、旅游全面融合。

  当下,集贤这座年轻的文旅之城正以“品质、创新、惠民”全新的姿态整合文旅资源,以新项目、新场景、新消费、新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沉醉于山水相逢的诗与远方,流连于霓虹都市的人间烟火。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安贺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