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本报记者 李思娆
听,从现代化的教室传出的朗朗读书声;看,塑胶运动场上孩子们奔跑嬉戏的身影;闻,小学食堂飘出的饭菜香味……时下,走进我市各中小学校,一座座现代化校园展现在众人眼前,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标准化的运动场、齐全的各类功能教室,促进了孩子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强投入、补短板、提质效。近年来,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以加强基础教育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以提升人口素质为目标,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等举措,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加码”,奋力拓展教育强市新赛道。
以“两个只增不减”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全面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2022年以来,全市教育投入累计超过56.55亿元,遵循“保基本、补短板、促发展”的投入原则,合理调配资源,全力保障全市教师队伍稳定和教育教学秩序正常开展;加大硬件投入,重点解决学位供给不足、设施老旧等发展瓶颈;加大校园餐投入,着力完善校园餐基础设施与服务供给。
以精准靶向发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按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以补齐学位供给短板、满足基本办学需求为目标,为落实入学就学政策提供硬件支撑。自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1.38亿元新建学校10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所、小学1所、幼儿园6所。本着安全、经济、实用原则,按轻重缓急遴选薄改提升和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系统消除存量校园安全隐患,为师生提供安全保障。运动场提标改造项目已实现市区学校塑胶运动场全覆盖。累计投入2.23亿元支持172所学校改扩建,其中高中14所、初中70所、小学68所、幼儿园20所。
以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发展质效。投入资金1.11亿元用于信息化,采购智慧黑板1474件、网络设备38套、三个课堂设备89套,初中英语听力考试系统+硬件及均衡发展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等105套,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培育师生适应智能社会的关键能力。投入资金1400万元购入课桌椅、护眼灯等,其中课桌椅套数1.08万套,护眼灯1.17万个,通过标准化设施配置,系统提升教室视觉环境与人体工学适配水平,为青少年健康提供物质保障。
以专款专用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完善玩教具供给,支撑幼儿园科学保教实践,投入资金3200万元采购幼儿园功能室2855套玩教具、法治教室设备等。全市2025年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项目92个入省教育厅项目库,下达省专项资金7400万元。投入550万元用于食堂建设,消除食品安全硬件风险点,完善厨房设施设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与健康。
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一个个项目的建成,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为推进我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硬件支持,有效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了广大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