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先锋领航党旗红 聚力引“岭”登台阶
//shuangyashan.dbw.cn  2025-07-25 07:22:24

岭东区持续巩固“三源之地党旗红”党建品牌创建成果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党建品牌聚合力,共绘发展“同心圆”。党建赋能,品牌塑形。近年来,岭东区把党建品牌创建作为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升党建工作质效的重要途径,锚定“1+7+N”主线任务,不断激活农村、城市、新兴领域等7个领域党建工作“一池活水”,形成党建品牌矩阵力量,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引领词:高位谋划,构建党建工作“动力轴”

  强化统筹部署,压实基层党建责任。区委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20余次,相继下发基层党建三年规划和全区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督导各领域党支部建设相关工作提示50余次,确保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指标落地见效。

  坚持高位推动,深化品牌示范引领。区委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党建项目品牌,创新推出“1+7+N”党建模式,持续巩固“三源之地党旗红”党建品牌创建成果,辐射带动全区7个领域党建、N个基层党组织实现“一领域一品牌”“一支部一载体”,先后打造团山村、通达社区、东明社区、中双石墨有限公司党支部等4个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示范带动全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及时跟踪问效,完善督导考核机制。不定期深入各领域基层党组织,通过随机抽查、调研指导、“四不两直”等方式,督促检查40余次。将各领域党的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底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积极性。

  引领词:强基固本,激活农村领域“新引擎”

  深化产业融合,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抓实抓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产业项目工作,强化村企合作,大力推行“股权合作联营”、蔬菜大棚等项目建设,全区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突破。

  构建选育链条,培育后备力量过硬本领。区委书记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领区级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摸排人选线索,深入辖区企业宣传后备力量相关政策6次,创新建立理论武装、专人帮带、多岗锻炼“三位一体”全方位培养体系,累计培育18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建立“小事现场调、难事联席议”机制,帮带导师充分指导后备力量开展协调工作,先后解决邻里矛盾、土地纠纷等实际问题23起,助力后备力量迅速成长。

  优化驻村帮扶,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持续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组织驻村干部参加省、市、区级业务培训、外出交流等学习活动89人次,为驻村干部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扎实推进驻村力量优化调整,按照“因村选人、人岗相适”原则,规范开展集中选派(轮换)工作,明确“老带新”压茬交接责任,通过资料移交、经验传授等方式,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平稳过渡。

  引领词:共联共建,绘就城市治理“新画卷”

  抓实减负增效。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机制,成立由区委书记为组长,26个区直相关部门协同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全体会议,研究部署重点任务。探索建立“1+9+N”联动长效机制,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9家牵头部门不定期召开协调联动会议,持续深化破解“小马拉大车”基层减负工作。

  强化载体创新。全力打造建成全省首家以雷锋为主题的通达社区,受教育人数达7200余人次,荣膺国家、省市级多项荣誉称号。创新推出“云上岭东”手机APP网格治理、“5+X”志愿行动、心愿“圆梦人”行动等载体,推动1280余件民生小事有效解决,切实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

  汇聚银晖力量。围绕建设“六好”示范党支部要求,创新实施“四化四融”党建项目,引导10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党组织场所共享、活动联办、信息联通,实现10个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阵地建设全部达标,积极鼓励400余名离退休党员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20次,有效解决民生实事880余件,推动城市社区与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相关工作经验做法在中国老年杂志、黑龙江老干部网刊发,东湖社区“东湖夕阳余晖”先锋岗荣获省级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银发先锋岗”称号。

  引领词:攻坚破难,激发新兴领域“新活力”

  精准突破扩覆盖。常态化开展“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区委书记带头深入非公企业、社会组织调研走访10余次,聚焦生产经营、项目推进、阵地建设等领域,协调解决问题10余个,确保集中攻坚行动有序推进。积极探索“2+8+N”联动机制,建立由区委组织部、区委社工部牵头统筹,卫健、工信、民政等8家行管部门配合,基层党组织参与的三级联动攻坚模式,先后召开联席会议3次,构建起高效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深入摸排清底数。积极开展“六清”专项行动,依托以往工作台账,结合市级推送及市场监管登记、税务申报、民政备案等相关部门数据,通过交叉比对和筛查,及时筛出经营异常、空壳、注销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电话问询、实地走访、访谈负责人等方式,联合8家行管部门对辖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全覆盖摸排核实,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双向推进抓组建。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多元组建方式,积极动员辖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建尽建”,针对暂无党员的企业,及时培育组建条件,组织区就业服务中心帮助辖区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招聘10名党员职工,引导社区党组织帮助辖区社会组织吸纳党员会员9名,通过一系列攻坚举措,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为88.8%,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为92.3%。

  引领词:协同共进,筑牢其他领域“新格局”

  紧扣规范建设,稳固机关党建根基。围绕“以高质量机关党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结合机关职能职责,积极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党建品牌23个,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持续规范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稳步推进36个区直机关党支部完成换届工作。探索推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四个一”常态化报到机制,引导5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有效下沉社区,主动认领社区服务事项650余项,推动1680余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聚焦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校园品牌。持续巩固中山小学“党建示范校”创建成果,不断完善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打造“党建引领·护航立德树人”党建项目,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打造党建文化阵地,共张贴传承红色精神及校园文化方面图板222块,切实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红色校园”文化体系。

  强化党建赋能,激活医院组织动能。积极推进“党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党建+中医特色”“智慧党建+医疗服务”为载体,引导区医院8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科室负责人带头发挥作用,定期为入住老年人及特殊群体提供导诊陪检、预约协助、健康咨询等贴心服务,有力促进党建优势转化为惠民实效。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