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县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党建引领筑名城,魅力宝清党旗红。近年来,宝清县以创建“红领清城”党建品牌为引领,把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着力向基层末端伸展党建“触角”,让党的旗帜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引领词:突出“凝心铸魂”,精耕理论武装“责任田”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基”和“灵魂”。宝清县始终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格标准管党治党,着力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擦亮绝对忠诚底色。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严格落实“第一议题”“首课”“必修课”等制度,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与抗联、知青、垦荒精神紧密结合,形成了太平村红色文化广场、北大荒(知青)文化街区等独具特色的干部教育研学基地。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将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作为培训重点,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7期2282人(次),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笃行。
推动党内集中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建立健全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6名县处级领导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全县686个党组织、15302名党员认真参加学习教育,推动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全县整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推动党员教育管理见行见效。严把发展党员质量,严防“带病入党”,全县新发展党员年龄平均下降1.7岁,大专以上占比提升10.9%;大力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健全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台账制度,对595名流动党员做好备案和送学管理,确保“流动不流失”“流动不流学”“流动不缺位”。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举办全县首届“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课大赛,15部精品党课讲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宝清实践、弘扬赓续红色血脉的优秀精神、展现党建引领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果,以党课正能量形成传播大流量。
引领词:聚焦“守正创新”,夯实强基固本“压舱石”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宝清县持续抓好农村、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城市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连续17年开展“头雁工程”评选,累计评选“头雁”村党支部38个、党支部书记42名,发放奖励资金140余万元。创新实施“能人治村”“能人驻村”“能人带村”“局企联村”四大工程,经验做法在中组部《党建研究》刊发,典型案例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实施“能人治村”工程,壮大乡村全面振兴人才队伍。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推行村党组织履职“红黑榜”考评办法,县财政每年额外列支1400余万元,提升村干部工资水平,村党组织书记年工资报酬最高可达6.3万元,推动宝清镇建设村“90”村支书牵头注册成立宝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棚室果蔬经济,拓宽村集体增收路径;小城子镇太平村党支部高标准完成红色美丽村庄一期工程,获评“双鸭山市党员教育制片基地”。
实施“能人驻村”工程,助力巩固衔接提质增效。
在全省率先成立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站,建成全省首个“第一书记之家”,实施“驻村有方”特色项目33个,注册“天府黍稷”专属品牌,建立7大类100余种优质农特产品档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380余万元。
实施“能人带村”工程,搭建施展才华广阔舞台。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进村,成功打造“啃香糯”鲜食玉米、窝垦山庄旅游景区等一批优质项目,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年增收1410余万元;组织37名科技特派员和78名农业技术指导员,精准匹配到村、合作社、产业项目中传授技术经验,推动新建家庭农场251个,带动1.3万名群众增收致富。
实施“局企联村”工程,构建齐抓共建生动局面。摒弃粗放式、摊派式包联方式,综合考量部门职能、企业实际和村屯需要,核定100家县直部门、101家帮扶企业与全县145个行政村进行一对一、多对一联建,发挥帮扶单位职能、技术、资源等多方优势,累计谋划资金3600余万元,助推村级产业项目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质效。聚焦治理体系、组织架构、多元参与、服务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同向发力,切实做到为“马”赋能,为“车”减负,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网格管理更加精细,按照户数均衡、条块结合、边界清晰、跨度适中、就近就便等原则,科学设置社区网格233个,同步组建网格党小组,配备专职网格员233名、兼职网格员466名,优化职能部门下沉网格机制,推动208名公安、司法、住建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入格服务,解决群众困难130余件。
队伍建设更加有力,按照“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不少于18名社区工作者”的要求,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250人,同步提高薪酬待遇和落实职业津贴,推动30名社区工作者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将1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专项招聘纳入事业编;组织开展“优秀网格员”评选活动,评选“优秀网格员”11名,发放奖励资金1.1万元。
党建联建更加全面,积极探索引导社会多方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打造“爱心积分超市”,引导党员群众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政策宣传等活动80余次。大力推行落实“五方共议”联动服务机制和“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机制,推动全县57家机关单位党组织和3264名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累计为民办实事260余件、志愿服务3.9万余人次。
服务保障更加完善,投入资金520余万元,高质量打造集党建、治理、服务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千米以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个,合理划分政务服务、党群活动、协商议事等功能区域,建立延时错时服务机制,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社区服务质效有效提升。
引领词:立足“全域提升”,激发同频共振“动力源”
强化方法举措,在传统领域巩固提升;狠抓责任落实,在新兴领域攻坚突破。宝清县在机关、国企、中小学校、公立医院等领域全面强化党建工作,以愈加严密的组织体系,让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聚力攻坚突破,让新兴领域“活起来”。组建6个县级行业党组织,在367家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业态企业组建25个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99名,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100%双覆盖。规范打造各类暖“新”驿站24个,开展“争当五大员”、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1名“外卖小哥”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深入开展“强党建促生产经营”系列活动,双柳煤矿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助力煤矿产能实现由60万吨/年核增至120万吨/年;万里润达生物科技党支部带头组建项目攻关队,推动氨基酸数字化生产车间被认定为2024年全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
聚力稳步提升,让传统领域“优起来”。模范机关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57个机关党组织创建党建载体品牌,75个机关党支部扎实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文广旅局经验做法成功入选《黑龙江省机关党建工作优秀案例选编》。注重健全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校长负责制,持续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落实“双培养”机制,推动全县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注重党建赋能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聚力发挥作用,让党员干部“强起来”。开展主题党日质效提升行动,推行“234”工作法,每月在宝清先锋公众号发布“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指引,推动基层党组织生活持续规范。开展创建党员先锋岗、责任区行动,引导全县党员干部主动靠前、真挚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元宵秧歌展演、宝清马拉松、龙江“村BA”总决赛等活动圆满举办,240余个“党员突击队”、6000余名党员干部冲锋在防汛救灾、清冰除雪一线,工作做法被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宣传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