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以民声促民生 让实事见实效
//shuangyashan.dbw.cn  2025-07-15 04:42:33

友谊县友谊镇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的为民服务新格局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记者 王博

  广征民意聚民智,躬身力行办实事,用“开门”服务行动,叩开基层群众“心门”。

  今年,友谊县友谊镇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创新开展“红标尺”大走访行动,依托“面对面”座谈、“点对点”走访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城市基层治理,通过摸清实情、把准问题、谋划良策,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作风建设与办好实事有机结合,全力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的为民服务新格局。

  有温度:广开言路察民情,构建民意收集“立体网”

  “你看现在这院儿多敞亮!”手指着曾经堆满杂物的墙角,居民王阿姨拎着菜篮子边走边说,“以前这儿全是垃圾,食品袋、烟蒂遍地都是,风一吹能飞半个小区。那天社区带了二十多个志愿者,扫了一整天才清干净。现在谁要是乱扔垃圾,大伙都不答应。住得舒坦,心里才踏实啊!”

  友谊镇内“千禧楼”因无物业公司,小区垃圾无人打扫,大风天气垃圾漫天飞舞,居民迫切希望社区协调解决。学府社区党支部了解需求后,发动辖区党员、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改善了小区卫生面貌,实现需求快速响应和服务高效落地,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把握居民需求,倾听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友谊镇各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核心导向。针对居民反映的休闲难、出行堵、环境差等焦点问题,社区迅速建立台账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实施精准施策,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网格员通过入户、信访接待、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入群众,面对面交流1.4万余人次,将收集的社情民意与常规工作融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办事的实践。同时,走访中全面梳理普通人员、六类特殊人群信息,动态更新四大类补贴政策落实情况,掌握网格内居民服务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有力度:织密阵地强根基,打造党群服务“生态圈”

  “前阵子登记需求时顺嘴提了句想测血压,没过两天社区就联合县医院来开讲座,不光量血压、测血糖,还教我们调理方法。”在爱心义诊现场,百兴社区的张大妈攥着健康手册脸上笑开了花。一旁的居民们也搭话道,自己腿脚不利索,上次社区直接带大夫到家里检查,连饮食禁忌都讲得明明白白。今天听说有义诊,赶紧下楼来,总不能老添麻烦呀。
按照“中心建在社区,驿站设到小区,服务点遍布全域”的模式,友谊镇探索建立“1+N+X”党群服务阵地体系,统筹打造5个党群服务中心、36个“石榴籽·友小驿”微驿站、350个友小驿“@家+”党群服务点,点线面协同发力,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这些服务阵地精准对接居民日常需求,常态化提供政策咨询、便民代办、矛盾调解、文化活动等服务,年均服务群众超千人次。依托“友小驿”微驿站,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化身“流动服务队”,将政策宣传、帮办代办等高频服务送到居民楼栋、家中,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通过“1+N+X”体系联动,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社区组织等多方力量被统筹,资源在各级阵地高效流转,信息“点、线、面”畅通,形成需求快速响应、问题高效解决的闭环机制,让党的组织优势、服务资源转化为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强大动能。

  有态度:靶向施策解民忧,跑出问题整改“加速度”

  “社区和消防真给力,可算把这‘悬头事’解决了!”居民李大姐指着楼顶说,“前阵子我买菜时见铁皮被风吹得哐当响,边角都翘起来了,吓得赶紧躲。跟社区反映后,当天就来人查看,还请了消防员来拆除。现在走在楼下,心里踏实多了!”

  吉安小区多栋楼房顶部铁皮脱落,给居民生活和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富强社区迅速启动“五方共议”机制,召集小区业主代表、社区民警开现场协调会。经联系求助,县消防大队迅速派专业人员携设备赶赴现场,社区同步做好现场围挡和居民疏导,逐户通知注意安全。最终,成功取下要脱落的铁皮,消除了安全隐患,让全小区人的心终于安稳了。

  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友谊镇以“五方共议”“街岗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为抓手,整合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县直部门和社区警务力量,推动治理需求与权责主体精准对接,从“根”上解决民生问题。

  依托深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行动,友谊镇组织10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开展惠民活动30余次,解决建筑垃圾堆积、羽毛球馆设施陈旧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70余个,高效办结民生事项22个,群众满意度达100%,切实将“民声”转化为“民生”实效。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安贺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