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饶河海关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背后的“成功密码”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记者 康赫之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以文明创建为笔、以服务发展为墨,让文明之花盎然绽放、馨香流溢。
近年来,饶河海关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与“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中心工作相结合,强化领导、注重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升文明品质,先后获评第二十届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黑龙江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省级示范点、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海关志愿者服务队获得全省“100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综合业务科获得省级文明窗口称号,单位连续三年成为全市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这些荣誉背后,藏着怎样的奋斗故事?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文明创建与海关工作深度融合的“成功密码”。
密码一:构建人人参与、工作同步的文明创建格局
文明创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争创全国文明单位,饶河海关强化组织领导,组成创建办,建立起“关-科-个人”组织构架,形成分工负责、全员参与的创建体系。构建创建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形成“部署-督办-落实-反馈-提升-再部署”的创建闭环。加大保障力度,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增添体育运动器械、购买书籍、维护运动场地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坚持“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学习”,创新借鉴创建工作经验。
将文明创建纳入党建工作方案,始终将党建与文明创建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推进形成“以党建带创建、以创建促党建”的工作格局。依托党委书记项目“雁阵”模式,创新运用“十有”党建工作法和“12360”工作机制,实现党委管党建、带团建、抓青年全覆盖。坚决贯彻中央精神,专项开展打击象牙等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洋垃圾走私等重大工作,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主题党日和“清廉海关”建设,聘请15名特约监督员,组织“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及时有效化解风险。建立微信学习小组,定期推送“微学习”“微党课”,“钉钉”海关教育培训100%达标。
经过长期建设,饶河海关不仅文明创建取得长足进步,党建工作更加坚实有力,4个党支部获评哈尔滨关区“四强”支部,“聚薪成火”党建品牌获评哈尔滨关区培育品牌,“雏雁传习”获评哈尔滨关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示范品牌,团支部获评哈尔滨关区“四星团支部”。“雁阵”获评基层党组织书记“哈尔滨海关十佳书记项目”,饶河海关“党建工作我来讲”入选哈尔滨海关基层党建双提升行动学习成果汇编,并获评“哈尔滨海关十佳微党课”优秀组织奖,有1人获评哈尔滨海关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密码二:涵养内容丰富、履责到位的文明单位新风
文明创建的内容,决定文明单位的品质。
饶河海关紧跟文明新元素,融入创建新特色,培育文明新风尚,力求文明创建再上新台阶。常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者服务队,全员注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帮扶助困、阳光关爱、城乡美化、法律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累计活动时长1.6万小时以上。特别是乌苏里江特大汛情期间,饶河海关志愿者服务队毫不退缩,主动请战参与一线口岸抢险救灾工作,在全力保障国门安全的基础上,全力支援饶河县县域抗洪抢险工作,饶河海关抗洪抢险突击队获评先进抗洪集体。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饶河县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的植树、城镇绿化、爱国卫生等文明实践活动,联合地方相关单位开展“3·15”消费者权益、食品安全、和“艾滋病防控”等宣传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参与社区联防联控工作,认真履行定点帮扶责任,与饶河县五林洞镇、西林子乡开展精神文明共建,帮助发展“庭院经济”,帮扶村脱贫户人均年收入提高15%以上,开展慰问活动,让基层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深入推进学习型海关建设。以脱产培训、岗位练兵、网络学习等形式,成立理论研究小组,开展各种专项学习60余次,上报哈尔滨海关调研报告5篇,获哈尔滨海关领导批示3次;报送市委市政府专报14篇,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9次。丰富文化体育活动,举行健身、球类、摄影、书法等比赛,开展“中国梦”“踔厉奋发担使命,勇毅前行践初心”等主题演讲、知识讲堂授课,倡导阳光积极健康的工作生活。通过人文关怀,引导全体同志树立正确“三观”。
培养文明风尚习俗。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时代楷模等先进事迹,举办道德讲堂,诵读道德经典,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专题宣传教育,推行文明礼仪服务,倡议文明祭祀,推行“光盘行动”,潜移默化地培育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
密码三:塑造环境优美、奋发有为的文明机关形象
凝聚文明力量,引领文明发展。饶河海关积极从提升软硬件建设入手,努力打造环境美、设施全、有文化、有气质的文明机关形象。
实施办公楼综合修缮和布局调整,打造暖心工程项目,优化整合办公格局,重新装修党建活动室、建设“心灵驿站”、职工书屋等学习活动场所,更新走廊、楼梯间宣传图版,为干部职工营造安全、安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对庭院进行改造,划定停车场地和绿植种植区域,精心打造舒心优雅的办公场所。开展绿色低碳和无烟单位建设,培育爱护生态环境情怀;定期开展办公场所扫除,设置分类回收垃圾箱,保持整洁干净的办公环境。
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岗位练兵,参加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等比武活动,干部职工业务和实操能力大幅提高。加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新时代海关队伍建设,每年开展“内务规范强化月”和军训活动,日常加大内务规范检查力度,全关同志的工作作风良好、仪表着装规范、室内卫生整洁,队伍风貌积极向上。注重关心关爱职工,为关员送关爱温暖,开展优秀党员、工作标兵等荣誉奖章颁发工作,切实增强海关职业获得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密码四:树立业绩一流、服务规范的文明海关品牌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做好本职工作是根基。饶河海关立足自身业务,将精神文明建设外化于优质服务、内化于提升素质,树立职业新风,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全力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饶河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争取地方资金购置海关核酸检测P2移动实验室、建成远程音视频监控指挥中心,解决了检疫通关最大制约瓶颈。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病媒生物监测,筑牢国门安全防线。
推动全市外贸增长取得明显成效。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助力全市外贸经济发展。2022-2024年,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0.22亿元、27.86亿元、29.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3%、37.7%、7.7%。2025年1-5月,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3亿元,同比增长6.9 %。
全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制定落实“43+48+17”项惠企措施,助力外贸企业发展。落实“四下基层”工作要求,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企呼关应”活动60余次,解决政府、企业实际困难50余项。推动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协同建设,助推饶河口岸进境木材指定监管场地、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边民互市贸易海关监管场所、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建设验收,完成监管场地卡口组网运行,车辆验放速度提效近10倍。推动2家进境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复制推广“2+5+2”进境粮食智慧监管模式,确保进境粮食安全。复制推广属地查检远程视频检查工作示范点建设,“出境竹木草制品检疫监管新模式”创新举措落地,作为哈尔滨海关参与实践的单位之一,获评全省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全流程参与双鸭山陆港物流枢纽、跨境电商综试区、宝清县冷链物流和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项目谋划建设,提供海关政策指导支持。助力宝清县冷链物流保税仓库建成验收,建成双鸭山市域内首家保税仓库。
为提高通关的便利性,更好地服务双鸭山市外贸企业,饶河海关于全省首创在市民服务大厅设立海关窗口,为进出口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了市域内海关业务职责的全覆盖和“一地通办”,双鸭山市外贸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通关、缴税、减免税、原产地证明等海关手续,既有利于企业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时效,更为双鸭山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落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要求,推行“单一窗口”和网上办理,促进企业办理咨询、注册、申报等业务便利化,饶河海关监管科获评哈尔滨关区政务服务“示范窗口”荣誉称号。
全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通过电话沟通、微信发布、上门走访等方式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的诚信宣传教育;2024年推动黑龙江省万里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AEO认证,全市AEO高级认证企业达2家,年内推动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通过AEO认证。落实海关AEO便利措施,在哈尔滨关区率先对出口食品AEO高级认证企业——黑龙江和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落实监督抽检前置措施,提高效率100%,实现“无感通关”。饶河海关查验科、综合业务科1人分别被省知识产权局等七部门授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