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备汛“先手棋”打好防汛“主动仗”
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军 记者 李莹莹)当前已进入汛期,防汛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为防患于未然,我市树牢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多措并举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全力织密防汛安全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压实落靠防汛责任,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及早周密谋划部署,切实抓好防汛责任落实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印发了相关文件,落实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等防汛抗旱责任人1866人,其中水库、河流、堤防、在建工程、山洪灾害危险区等重点部位责任人430人。根据工作需要,市水务局重新调整补充市级包保县(区)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指导组。同时转发、转办了国家、省防指相关文件6份,制发了《关于做好凌汛期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抗旱除涝工作的通知》《双鸭山市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16份,对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进行逐项推进、逐一落实。
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为实现各部门、单位之间的精准预警、信息共享、水利调度、应急抢险、交通疏导等环节高效衔接,有效应对城市洪涝灾害,提升城市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市防指办起草并下发了《关于建立城市洪涝联排联调工作机制的通知》。各级防指落实了防汛物资储备工作负责人,制定了物资储备计划,补充了470万元的防汛救灾物资,已核实各类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品种73项,物资价值1337.6万元,均录入应急资源管理平台。
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全面加强防汛备战。成立2个督查检查组对四县四区及管理单位开展汛前督导检查,围绕“十查十看”内容,全方位组织工作检视,清查短板弱项,建立整改台账,制定修复计划。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原则,在常态化排查基础上,集中组织开展防洪工程度汛隐患排查,保证汛前全部完成整改。抓实山洪灾害防御,利用争取到的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完成全市站点维修养护建设,确保汛期水雨情数据准确畅通。组织30人次山洪灾害防御专题培训,落实24名市级防御专家,细化修订98条河流、37座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大坝(防汛)安全应急预案》等各类方案预案,切实提高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健全联合会商机制,实行常态化联合值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和“三三”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时刻以汛为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信息收集、上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树牢“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意识,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全面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全力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压紧责任链条,做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都有人抓、有人管。强化风险排查,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责任,及早消除安全隐患。加大监管力度,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强化应急方案预案修订、抢险救援队伍组建、防汛应急物资配备和防汛宣传、培训、演练组织“四个到位”措施;全力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严格落实大坝安全责任制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制定应急度汛预案,严防垮坝事件发生;全力做好河流洪水防范工作,提前处置好中小河流堤防、水闸等薄弱部位,做好加固措施,落实专人巡堤查险,一旦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抢险、避险,防止小水大灾、小灾大祸现象的发生。对肩负城市防洪安全任务的安邦河、挠力河等重点河流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限期清除到位,保证河道行洪安全;全力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加强会商研判,提升预警精度,提高群防能力,强化同防同治,确保全市平稳度汛、安全度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