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龙江好人”、抗美援朝老兵罗飞林
本报见习记者 孙艺格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15岁起奔赴战场保家卫国,退役后,扎根边疆教书育人,曾任八五九农场第四分场党办文教干事。2020年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2025年第一季度获“龙江好人”等荣誉称号。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罗飞林。
舍生忘死赴战场,浴血奋战保家园
罗飞林,193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是一位从战火中走来的英雄。1950年,年仅15岁的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1师92团,成为一名年轻的战士。次年3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深入朝鲜战场。作为政工队的一员,他以笔为枪,用文字鼓舞士气,记录了战友的英勇事迹,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战友的牺牲。在南朝鲜洪川丰岩里的突围战中,他身负重伤却坚持战斗,最终突出重围,荣立二等功,火线入团,晋升为副排级干部。
1952年,罗飞林调任炮连文化教员,面对敌人的重重封锁,他坚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和文娱活动,用笔触记录英雄故事,用歌声凝聚军心。在上甘岭战役等数十次艰苦的战斗中,他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与坚韧。战争结束后,他响应祖国号召,扎根北大荒军垦戍边,继续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永葆初心不褪色,薪火相传育新人退役后的罗飞林并未停下奉献的脚步,将满腔热忱投入到教育事业中。面对饶河县英语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他主动开办免费英语补习班,用独特的教学方法点燃孩子们的求知热情。15年间,他的补习班从最初的3名学生发展到40余人,许多学生在省市英语竞赛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人更是荣获全国奥林匹克英语竞赛一等奖,为饶河县教育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罗飞林始终心系国家,晚年仍积极投身爱国主义教育事业。他深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用自己的抗战经历讲述红色故事。他的讲述生动而真挚,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红色文化润心田,革命精神永流传2023年,罗飞林参与湖南卫视专题纪录片《超时空寻找》的拍摄,节目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展播,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典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朝着戎装,一生家国情”的深刻内涵,激励着无数人砥砺前行。
如今,92岁高龄的罗飞林依旧不辞辛劳,为弘扬革命传统而努力。他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为后人树立了一面坚守与奉献的旗帜。他的故事,是对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也是激励我们为祖国和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