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12.9亿元,供热零次管网总长度39.25公里
本报首席记者 马淑芬 摄影报道
不负春日好光景,项目建设正当时。日前,宝清县热源引入管网工程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超12.9亿元,供热零次管网总长度39.25公里,预计今年10月完工。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宝清县供热能力不足问题日益显现。目前,宝清县现有供热面积约700万平方米,由于原有供热管道老化、腐蚀、堵塞、保温层损坏等情况,导致热量在运输过程中大量散失,严重影响供热效果,同时,热源不足、供热能力不够严重制约着新建建筑的入网。而在距宝清城区40公里之外的国能宝清电厂,热电联产产生的优质热量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充分利用国能宝清电厂大型热电联产的绿色热源造福百姓,为宝清人民及城市建设提供更环保、更稳定的供热需求,实现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目标,宝清县创新思维,通过“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模式成功筹集到项目所需资金。4月9日,热源引入管网工程项目正式开工。
据介绍,宝清县热源引入管网工程项目起始点为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途经八五二农场、朝阳镇、万金山乡,最后进入宝清县城,零次管网总长度39.25公里,供热能力为1000万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覆盖全县主要居民区供热面积720万平方米,惠及8.4万户居民,将有效解决城区热源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项目年最大供热量437.64万吉焦,能耗水平处于省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管网投入运行会增加原有供热能力的30%,供热效果和供热质量会有质的飞跃,也会为供热安全稳定运行筑牢根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都会进入管网,都会享受供热的红利。”宝清县热源保障中心主任侯方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