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奏响协同发展“最强音”
//shuangyashan.dbw.cn  2025-04-29 07:16:35

“奋力开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系列报道之十七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记者 杨启坤

  深化垦地合作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补齐短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饶河县小佳河镇以“船歌向党”边疆特色党建品牌为引领,与胜利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创新“党建联盟1+6”模式为抓手,建立“六联六融”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打造托管示范区,努力为镇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目前,双方就今年合作达成共识,计划建设3处面积3000亩以上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2万亩土地全程托管、30万亩土地单环节托管,用效益提升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服务的效益和竞争力。
 

  主题词:下足“三个功夫”,为垦地合作提供组织支撑

  在统筹谋划上下功夫。签订联建协议,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座谈调研等活动4次,制定《区域融合党建联盟共联共建实施方案》,量化3方面18个合作事项清单,为保持长期稳定合作提供坚强的保障。

  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创新打造“党建联盟1+6”模式,在组建1个联合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六联六融”工作机制,即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享、产业联促、实事联办、文化联育。组织召开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现场会等13次,协调解决生产技术、资金等问题14件。

  在共治共享上下功夫。以开展“党建红”引领“环境美”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通过双方农业和环保部门联动、34名志愿者参与的形式,开展挠力河保护区禁牧宣传排查整治、白色垃圾清理等活动6次,引导群众规范养殖、绿色种植,切实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形成大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主题词:打造“三个阵地”,为农业发展提供助力支撑

  打造托管示范区。联合党支部在2023年成功打造蛤蟆河村农业现代化服务示范田亩增产200斤的基础上,加大合作力度。在龙山屯由大农户种植合作社流转集约58户5400亩耕地,其中,与胜利农场打造“五统一”玉米种植示范田500亩,多环节托管服务大豆种植示范田2200亩、玉米种植示范田2700亩,助推“小农户生产”步入现代农业生产轨道。

  打造辐射带动区。根据永丰村土壤、气候特点,胜利农场为其选择垦农40大豆品种,采用密植栽培模式,运用迪尔3004平整作业,雷沃2404无人驾驶系统播种镇压,有效将先进技术、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运用到了示范生产,这也是小佳河镇现代智能农机新质生产力的首次应用,更好发挥先行探路、辐射带动作用。2024年,永丰村大豆种植示范田亩产达527斤,高于周边大豆种植地块亩产近80斤,亩增收140元。

  打造生产攻坚区。在龙山屯组建“农机服务攻坚队”2支,通过丰富机耕、机播等6个服务事项,强化机收减损、抗灾减灾等7项技能培训,在胜利农场专业农技人员跟踪指导下,全程参与示范田多环节托管服务,有效破解了由于土地集约导致劳动力和农机具闲置问题。

  主题词:搭建“三个课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搭建“头雁课堂”。通过联合开展大豆专家讲座培训会、春耕生产现场会、示范区观摩会等,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致富带富能力。目前,12名村书记在和牛繁育、山葱种植等特色种养领域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占全镇村书记总数的86%。

  搭建“红色课堂”。联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暨理论联学2次,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小佳河镇和胜利农场6名党员干部围绕学习主题作交流发言,以“联”促“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领基层党员在学习中汇聚奋进力量,争做先进模范。

  搭建“田间课堂”。由胜利农场组建4支“绿海红帆”党员服务队,结合各村实际精准结对、田间送学,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在宣传、服务、技术、管理、营销“五大员”的作用,从农田的精细化管理、先进种植技术的运用,到农产品的质量把控进行现场教学,让农户受益匪浅,得到了农民朋友一致好评。

  今后,小佳河镇将持续深化垦地共建合作机制,组织辖区内多个行政村与胜利农场管理区结成对子。通过垦地合作,汇聚农场的技术精粹与机械力量,对标先进农业技术标准,持续推动区域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专业化、高效化方向迈进,为镇域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