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县求真务实开展政法维稳工作扎实推进法治建设
本报记者 王博
平安友谊建设再上新台阶,政治安全得到有力维护,安保维稳任务圆满完成,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持续提升……近年来,友谊县委政法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全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友谊、法治友谊建设,有力维护了县域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担当诠释使命行动守护盛会严密谋划早部署,夯实责任固防线。亚冬会期间,为全面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友谊县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维护稳定专班”,统筹协调公安、司法、应急等部门,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保责任体系,细化责任落实,从源头上保障各项安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部门联动聚合力,消除隐患保安全。县委政法委联合公安、消防、应急、铁路、交通等部门,对社会治安、消防安全、交通秩序开展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持续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同时,督促政法单位与行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形成联动合力,及时发现整治安全隐患问题,确保亚冬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安全稳定。
化解矛盾风险筑牢平安基石创新宣传方式,法治意识再提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法治一条街、“一墙一窗”“板凳小课堂”向社区居民群众讲解邪教、黑恶势力、养老诈骗的主要特点及危害性,提醒群众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崇尚科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强化源头治理,矛盾纠纷早预防。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构建起“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充分运用“四所一庭一中心”作用,2024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74起,调解成功率99%,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升级。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和网格指挥中心建设,配备专职网格员,实现信息快速流转、事件快速处理,群众满意率99%以上。
优化调解机制,多元调解促和谐。县委政法委创新“纠纷受理、工作协同、闭环落实、双线调解、激励奖惩”五项机制,探索“诉调、访调、警调、检调”为主的“四调对接”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模式,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等纠纷解决方式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守护精神家园筑牢心灵防线警示教育再发力,多措并举促提升。反邪教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友谊县委政法委组织机关干部集中观看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片,开展反邪教宣传条幅签名活动;组织县教体局开展“开学第一课反邪进校园”活动,引用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做到不听邪、不看邪、不信邪、不传邪;制定反邪教举报机制,发放举报明白纸,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揭发邪教活动,凝聚社会力量,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进一步筑牢反邪教防线,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关心关爱解心结,巩固成果促质效。深入推进对涉邪教人员的帮教转化与巩固工作,建立反邪教关爱工作室,通过帮扶关爱对象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与心理咨询疏导为切入点,加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帮助迷失人员走出困境,树立反邪教的决心与勇气,避免再误入歧途。三年来,全县实现了反邪教工作“零新增、零反弹、零聚众、零危害”的阶段性目标。
锻造政法铁军筑牢思想根基加强政治轮训,提升政治素养。开展覆盖全警的政治轮训,分层级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培训研讨。组织开展“学习成果大评比”“调研成果大交流”“实践成果大考核”“整改成果大展示”,以高标准把好质量关,以严要求把好责任关,以管用制度把好长效关,有效提升广大干警政治素养。
从严管党治警,绷紧纪律之弦。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召开政法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干部任前廉政谈话,组织干警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反面典型案例为镜鉴,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以案促改,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强化能力本领建设,组织开展大练兵活动、比武竞赛,集中开展各警种专业训练、技能锻炼,不断提升各警种业务素质,锻造能力过硬、本领过硬的政法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