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解码“两会热词”,书写民生“赶考答卷”
//shuangyashan.dbw.cn  2025-04-24 07:39:57

王婷婷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25年两会热词如潮,“老年助餐”“普惠托育”“乡村医养”等高频词勾勒出民生“全景图”。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赶考永无止境”的清醒,执“民心之笔”、夯“治理之基”、亮“法治之剑”,在新时代民生考卷上写下炽热篇章。

  执“民心之笔”破题,清单变账单,幸福不“打烊”。“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一老一小”照护到困难群体帮扶,从医疗资源下沉到就业服务提质,这些民生问题不仅是群众的“心头事”,更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书”。党员干部要始终将人民的需求置顶,主动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等方式,精准把握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将收集到的民生需求进行细致梳理,建立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民生需求清单,让每一项民生问题都能清晰呈现,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坚实依据。要以清单为导向,积极主动作为,推动各项民生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个诉求,让幸福账单日日刷新。

  夯“治理之基”闯关,痛点变通点,难题不“卡壳”。“犯其至难,图其至远。”两会热词“投资于人”“免费学前教育”背后,是治理重心下沉的深刻变革。党员干部要主动迎难而上,以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攻克难点打通堵点。要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老旧小区改造、乡村医疗资源不足等重点问题,把民生痛点转化为改革亮点。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让政府“独奏”变为社会“合唱”,奏响和谐美好的社会治理乐章。

  亮“法治之剑”清障,洼地变高地,规则不“失灵”。“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提振内需是长期战略,而“消费冷静期”提案直击直播打赏乱象,建议设置单日打赏上限和24小时撤回机制,为冲动消费戴上“紧箍咒”,让网络空间回归清朗。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要运用法治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以法治刚性重塑市场秩序,把规则洼地变成公平高地。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用法治力量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时代眷顾奋楫者,星光不负赶路人。”从两会热词到民生热力,从政策温度到治理精度,标注着党员干部的初心刻度。唯有以“破题”之志解民忧,以“闯关”之勇破藩篱,以“清障”之严立规矩,方能在这场时代大考中,交出“直抵人心”的满分答卷!

  (作者单位:双鸭山市集贤县委组织部)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