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力刚)为促进我市柞蚕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蚕农生产上遇到的技术难题,4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举行了柞蚕养殖技术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蚕农的收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来自我市50余名蚕农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了佳木斯市国家二级推广研究员杨军和市农业农村局邹运老师,重点围绕柞蚕的选种、放养、病害防治和柞蚕制种、放养技术的关键要点,蒿柳养蚕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现状,让我市广大蚕农看到了柞蚕养殖的新方向。两位老师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进行系统且全面的讲解与指导。
据了解,我市目前柞蚕放养面积约2万亩,去年全年柞蚕茧产量达到了70多万斤,创造了历史新高,也给蚕农带来了不菲收入。然而,制约柞蚕生产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制种技术、蚕类传染病和药害问题等,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仅靠经验养殖,常面临产量不稳定、蚕病频发等状况。市农业农村局希望通过培训方式、组织技术人员进村进户、现场指导、建立技术交流群等多种形式,从合理选种到掌握扎实的柞蚕养殖技术,提高柞蚕成活率和蚕茧质量,把全市柞蚕养殖产业做大做强,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