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豆”志昂扬兴农促增收
//shuangyashan.dbw.cn  2025-04-16 06:59:35

“奋力开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系列报道之十五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豆”志昂扬兴农促增收,打赢“稳粮增豆”攻坚战。集贤县太平镇坚持把稳粮增豆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千方百计保地稳粮,全力以赴增产增收。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在全县率先超额完成大豆扩种任务,完成任务比例分别为165%、131%、182%,培育大豆规模种植示范村5个,轮作面积位列全县首位,为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作出了贡献。

  核心词:以政策稳农心,擘画“种豆”战略蓝图

  运筹帷幄“抢头筹”。全镇上下将大豆扩种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列入年度重点任务台账和攻坚破难计划,组建“三办一所”专项工作组,抽调34名干部,采取班子成员包片、到村任职大学生包户、村干部包块和快落实的“三包一落”工作机制,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压茬推进,构建了整体一盘棋、干群齐发力的工作格局,为落实稳粮增豆打牢坚实组织保障。

  奋楫笃行“加速度”。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期,马不停蹄扩面做动员,采取观摩模拟教学、召开种粮大户交流座谈会、线上线下广而告之、邀请农技专家现场培训解答等多方式、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与服务,讲清道明扩豆的重要意义、技术措施、惠农补贴、收益保障,让农户吃上政策定心丸,增强种豆信心。通过不断努力,农户由原来的被动种植到现在的主动自发种植,并且积极响应号召,追求“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种植在全镇蔚然成风,真正把“豆田画卷”变成了丰产增收的现实路线图。

  责任扛肩“全压实”。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体系,工作组任务分工明确,监督执纪到底,全程跟踪、精准核查,做好户报、村查、镇审,确保每一个豆块田从种、管、防、收都有指导监管,充分保证了农户最大限度享受政策补贴和政策红利。

  核心词:以服务惠民愿,开创“豆田”新式样板“社农齐力”作示范

  全镇发挥党支部引领凝聚作用,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重点推行“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在既扩亩数又扩连片上出真招,变分散为集中、变小户为大户、变花田为示范田,实现“社农共赢、社农联动”,有效扩大种植规模。2024年17家合作社大豆种植面积达到了5.65万亩,打造了太合村、太增村等5个整村集中连片种植示范田,同比玉米种植农户垧产增收3500元以上。

  “户户联盟”壮规模。在入社同时,着重解决户与户间、地与地间种植矛盾,引导农户强强联合,化零为整,突出算好投入账、收入账、经济账“三本账”,让种豆收益说话,让农民赚钱硬道理挺在前。尤其是在秋整地环节先下手早谋划,大力推进整村深翻深松,为种粮打牢基础。几年来,全镇大豆扩种“三新示范区”面积达到6.5万亩,种粮大户百垧以上农户20户,户均增收5.5万元,同比增长25%。

  “村企共赢”畅销路。积极推行订单农业模式,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主动联系佳木斯农科院、黑龙江飞龙种业与太洪村、太中村进行“村企对接”,签订种植合同,推广种植高蛋白品种“绥农52”,培育育种示范田2100亩,并以高于市场价0.1元/斤回收,亩增收140元,营造了产销对接、农企双赢的良好局面,2025年又新增扩展3个村的村企合作,保证豆田丰产同时卖出好价钱。

  核心词:以技术保效益,筑牢“豆农”稳固保障科技种豆“走在先”

  全镇17个村免耕播种技术覆盖率达90%,出苗率提高15%以上,2024年大垄双行种植技术面积达到2.97万亩,受益农户2000余户,农户获得补贴150万元,落实“一喷多促”3.95万亩,飞防面积3.9万亩,县镇农技小分队在农业生产各时节加强技术帮扶,推动粮食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

  把脉问诊“全过程”。针对全镇低洼地块和白浆土地,邀请农技专家因村施策、对症下药,科学测土施肥,改良土壤,增强地力,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4年实现了全镇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极大补齐了农业短板,粮食安全保障效益更加彰显。

  项目支撑“增信心”。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发展现代机械作业项目,成立现代农机服务队17个,投入资金1039万元,实施7个村大型农机作业项目,年可实现收益57万元,引进国外进口马斯奇奥播种设备,农业机械化率达99%,农机科技含量进一步提振,既减少了粮食产收过程中损耗问题,又有效提升农业标准化程度。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安贺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