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昕宇)4月6日上午,记者在集贤县升昌镇金禾源牧业有限公司孵化场看到,21台智能孵化设备排成一列,技术人员正在设定温度和湿度,摆放整齐的鹅种蛋已开始孵化。同一时间,一公里外的庆伟养殖场内工人正在安排设备,为10万只鹅雏准备“新家”。以两个大型牧业公司智能孵化和集中饲养为引领,升昌镇今年大鹅产业从“小打小闹”向“规模养殖”转变升级。
据了解,依托集贤县发展大鹅养殖产业扶持政策,升昌镇今年立足实际、找准定位、系统谋划,充分释放政策优势和资源禀赋,全力延伸从育到养鹅产业发展链条,打造“种鹅繁育——规模养殖——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种蛋都是从江苏购进,主要培育市场最欢迎的‘三花’‘浙三’‘蒲三’三个品种。”金禾源牧业有限公司经理贾敬涵告诉记者,第一批种蛋从3月20日开始孵化,根据订单需求,每四天“装蛋”一批,每批5万枚,“预计今春孵化鹅雏80万只,从4月20日出雏供应养殖户和养殖企业。”
与金禾源牧业孵化鹅雏联动,升昌镇庆伟养殖场设备安装已即将完成。负责人吴庆伟告诉记者,围绕养殖场中心区域的两千平方米水面,养殖场新建了幼雏保育棚、成鹅养殖棚、饲料加工车间和防疫室等设施,基本达到了使用标准,就等鹅雏进场。“计划今年出栏大鹅10万只。首批选育‘浙三’品种,这个品种生长快、育成期短,两个半月就能出栏。后两批选育‘三花’,成鹅能达到十斤以上,肉质好、羽毛成熟度好,售价更高。”吴庆伟说,“还准备育成种鹅5千只,明年先卖种蛋,再卖大鹅,利润更高。”
从智能孵化再到规模养殖,一幕幕繁忙的生产场景正是升昌镇聚力发展鹅产业的生动写照。在集贤县优惠政策的扶持、护航下,升昌镇正奏响鹅产业发展的“新乐章”。“下一步,我们将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鹅产业提质增效。一方面在现有机制基础上加大对智慧育养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农民共享产业增值红利,构建起业态良好的鹅产业生态体系。”升昌镇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