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撑起居民“暖心伞”
//shuangyashan.dbw.cn  2025-04-10 08:34:00

来自宝山区新安街道“一社一品创特色,百花齐放激活力”的报道(中)

周春宇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石,是城市治理中最生动、最细腻的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党建引领“邻聚力”,绘就基层治理“零距离”。宝山区新安街道持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畅通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毛细血管”,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搭建交流互助平台,密切邻里之间关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实现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双跃升。
 

  “新速度心服务”——擦亮“党旗红”

  “今天在这里,我要给社区工作人员点个赞!”新安街道东平社区38号楼居民刘阿姨发自肺腑地说。

  已经80岁的刘阿姨,由于行动不便,至今没有办理60周岁以上老年人乘车补贴。社区“新速度心服务”志愿服务小组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向上反映,社区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由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完成申请。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东平社区秉持打造“邻里党建”品牌的理念,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在为居民群众化解“急难愁盼”烦心事上狠下真功夫。

  创新党建服务模式,依托“1+168”党建服务平台,开展党员守护居民工作。“1”,代表“一个中心”建设,即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紧密围绕群众和党员的需求,精准施策,弥补服务短板;“168”,则是将168名在册党员进行了精细化的分类,进一步明确了服务主体,完善各项服务措施。具体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组长,负责联络每组划分的三十多名党员,共同参与各种为民服务活动。

  在此基础上,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模式,践行“新速度心服务”理念(暖心、贴心、安心、知心和欢心),积极探索打造小区“暖心邻里”服务形式,带动邻里共建、楼区互动,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此外,社区以察实情为“切入点”,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从“民声”中寻找方向,通过“贴心”志愿服务小队,实行“微网格”管理,开展“敲门行动”,深入群众中去开展服务实践,努力把“问题清单”“求助清单”变为“履职清单”“服务清单”。

  “暖心信箱”——释放“爱民情”

  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诉求。为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渠道,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杨家围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开设“暖心信箱”,做到群众来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建立起“小事不出社区,服务到家门口”的“零距离”服务新模式。

  将为民服务力量凝聚在党旗下。“暖心信箱”是杨家围社区创建党建品牌的创新之举,也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细化为满足服务对象心愿的具体行动。针对居民“微心愿”,社区引导社区党员、工作人员和志愿团队结合自身特长,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点对点”的形式认领能为、愿为、可为的“微心愿”,为社区与居民之间搭建起温暖“连心桥”。

  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开启“暖心信箱”,认真阅读每一封来信,对收集到的“微心愿”进行整理,详细登记许愿人、联系方式、主要内容等关键信息,并综合评估“微心愿”合理性,有针对性制定相关措施,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圆梦“微心愿”。

  社区会根据来信内容进行分类处理,对于居民的感谢和祝福,工作人员会在社区公告栏进行展示,让这份温暖在社区中传递;对于居民提出的建议,会组织专门的会议进行讨论,积极采纳合理建议,并及时向居民反馈处理结果;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会协调相关部门和资源,全力为居民排忧解难。

  事有处说、难有人帮、怨有人解。“信箱里的意见少了,点赞变得越来越多了。”小小的“暖心信箱”,不仅承载着居民的盼望和信任,也让群众们在社区治理中“唱主角”,推动了基层治理从“靠社区管”向“共治共享”转变,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因而不断得到提升。

作者:    来源:双鸭山日报    编辑:安贺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